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吴限)新一轮债券信用评级机构评价结果出炉,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再一次垫底。12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2017年度企业债券主承销商信用评价结果》显示,大公国际由2016年的第二名下降至第六名。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早在9月14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的《2018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市场化评价结果》中,大公国际就已垫底。分析人士指出,未来评级机构应更加审慎,维护自身的信用招牌。
此次国家发改委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价对象为2017年开展企业债券评级业务的6家机构。与2016年的评价结果相比,此次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化,两家机构排名上升,两家机构排名降低。具体来看,中诚信国际、东方金诚的排名未发生变化,分别保持第一、第五位;上海新世纪位次提升了两位,至榜眼位置;中证鹏元由2016年的第六位晋升至探花;联合资信降低一位;大公国际则由2016年的第二名降至第六名,排名垫底。
今年以来,受债券违约高发、评级存在虚高乱象等因素的影响,监管部门加大对评级机构的处罚力度。8月17日,大公国际因在提供信用评级服务时,直接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等违规行为,被交易商协会责令限期整改,并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一年。同一日,证监会也对大公国际开出罚单,责令限期整改一年,整改期间不得承接新的证券评级业务,更换不符合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
9月14日,交易商协会发布的《2018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市场化评价结果》中,大公国际在5家评级机构中的排名从第二位滑落至第五名的垫底位置。
对于评级机构排名下调的原因,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认为,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其他机构的名次提升,也有可能是自身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排名下降。总之,信用评级机构的生命在于信用。
500金研究院院长肖磊指出,“机构评价排名被调降的原因主要还是从整个过去一年的评级历史来看,一些机构对债券的评级出了问题,存在一些不客观的评级行为,这些都会影响到评级机构的评价问题,此次相关机构评价结果的变化应该跟此前的处罚有很大关系”。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