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典藏

大千艺术传人谢秉均

出处: 作者: 隋永刚 网编:尹文武 2018-12-20

C2018-12-21中国当代艺术2版01s001

 

作为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再传弟子,谢秉均深得大风堂艺术精髓,得到了父亲谢天民及何海霞、孙云生、谢忠良诸先生的精心指点。他治学严谨,视野开阔,近年来将在海峡两岸生活、学习及游历的感受很好地融入到创作中。他的艺术既有传统的师承,又有自我的创新,工笔、写意、青绿、水墨等无不涉及,作品面貌多样,个人风格突出,是当代画坛一位实力派的书画艺术家。

谢秉均有良好的家学传承,父亲谢天民是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谢秉均自幼便受到浓厚的艺术熏陶。父亲的好友很多都是大艺术家,耳濡目染之下,他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欣赏了大量的名师佳作。他也亲眼目睹了长辈们的艺术创作。

除了父亲的指点,在拜师学艺后,何海霞、孙云生等大风堂的传人对谢秉均艺术风格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以尊崇的态度来师承大风堂艺术,经常拿着自己的画作去向老师们求教,作品的构图、设色、意境、格调不断提升,到台湾后,他又跟随自己的叔叔谢忠良研习艺术二十余载,同时与大千先生的子女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学习和交往的经历使得他的绘画技艺进一步成熟,这一时期,他画作中的荷花、人物等形象已经可以将大千先生作品神韵演绎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种神韵是他建立在对其艺术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此外,谢秉均还对青绿绘画情有独钟,对线条、墨块、色墨的结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得到了朋友的称赞。为了更好地研究大风堂艺术,谢秉均还曾在台北张大千故居摩耶精舍附近长时间居住,深入到摩耶精舍之中,了解大千先生在台的生活细节。

谢秉均重视前辈的艺术成就和艺术法则,师古不泥古。他近年来以鱼系列为内容的创作,很好地诠释了他的艺术创造。因为他有很好的传统根基,所以他在创作、提炼对象时,能够化繁为简,把握要点,给予精炼化的描写。他的《太极图》很受藏家喜爱,在技巧上,用大写意方式来体现,先分别以大笔挥出,再进行细节的收拾,在结构上,他以圆形的构图来表现,让画面充满一种流动的视觉效果,通过它们的眼神、姿态,传达出“物情”,同时也注重它们的动态,有些人说:“谢秉均的鱼画活了。”这从侧面展现了他对大千先生“观察物态、了解物理、体会物情”的理解。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谢秉均所一直倡导和追求的。自古以来,中国画坛诞生了很多的画派。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四僧,这些画派、名家百花齐放,各具风貌。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不能闭门造车,笔墨不能因循守旧,要有所创新。谢秉均深深地感到艺术不仅要贴近生活,还要深入地表现生活,体现出自己的情感,一幅好画要能让人驻足,打动人心,好的作品要可游可居。

艺术作品呈现给观者的是艺术家自身的格局、视野,这需要不断的游历,感受山川,认知生活。生活中,谢秉均兴趣广泛,喜欢爬山、摄影,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台湾、慕尼黑及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及城市,去感受新鲜的事物和不同的地域风情,在他看来,只有饱含情感的作品才符合当下的审美,这也是他想对观者展示的艺术。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画展活动预告:

● 12月22日下午15点 画展开幕式

● 12月23日上午10点 谢秉均书画艺术鉴赏会

(主讲嘉宾: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潘深亮;中国著名评剧大师、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老师之子,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盛大鸣)

● 12月25日上午10点

谢秉均专题讲座·张大千书画艺术

(特邀嘉宾:中国著名评剧大师、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老师之子,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盛大鸣;中国知名书画家、张大千嫡孙女张梓嘉)

展前对话

C2018-12-21中国当代艺术2版01s004

谢秉均书画展将于12月22日在新闻大厦艺术馆举办,本次书画展持续到12月29日。此次展览是他在北京首次举办个展,画展将回顾艺术家的师承、创作的艺术历程,再现这位大千先生再传弟子的艺术风采。

北京商报:这次展览举办的初衷是什么?

谢秉均: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这里是我的根。作为六朝古都,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文化古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底蕴,北京的文化氛围很强,影响力很大,对于国画艺术的传承和传播会有很好的影响。我父亲谢天民是从北京走上的艺术之路,跟随张大千先生学习艺术。我从小也是备受影响,这次展览算是给家乡父老的汇报。

北京商报:展览有何特色?

谢秉均:这次画展可以分三大类。第一,是受传统影响,从父辈开始传承张大千,有一部分是临摹张大千的作品。临摹才能得到古人的真谛。第二部分是写生。师古人,也要师造化,要领略大自然。我在云南生活过十年,走村串寨带着速写本,画过200多张作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去了很多名山大川。这一部分在展览中有十几幅以写生为内容创作的作品展出。第三部分是写意。在灵感的促使之下进行创作,经过自己的加工创作出来的。如画册中台北印象系列,还有太湖等,还有根据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创作的作品。对我来说,临摹和写生是学习中必须经过的阶段,最终落实在写意,是真正自己的创作,写意这几幅也不能代表我的全部,算是几个亮点。

北京商报:在父亲谢天民身边,是否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谢秉均: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生活很艰苦,我父亲要日夜为荣宝斋加工画作养家糊口,画的是竹帘。有一次回家,我看到桌上放着一碗“肉冻”,当时就狼吞虎咽地吃掉了。等父亲回到家就问:“我熬好的桃胶上哪去了?”原来我喝的是用来给画面打底的桃胶。说起学画的历程和我的父亲是分不开的。记得小的时候,我们每天晚上到睡觉的时候,他在画画,等第二天我们准备上学了,他绘画的屋里还亮着灯,父亲对于艺术的执着一直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记得在1966年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连续几天没有回家,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等国庆节过了,他说,大家跟我一起去看电影,然后我们就买了电影票。在北京新街口电影院,全家人坐在那里看的就是1966年国庆节的庆典新闻简报。 当几十个人举着父亲写的巨幅大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七周年”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激动得心快跳出来了,那是多么令人难忘。父亲的字能够在全中国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出来,说明父亲的书法艺术在当时是被人们认可的,而且也是我们每一个做小孩子的一种荣耀。这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五六十年了,但至今难忘。

北京商报:您在海峡两岸都生活过,这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谢秉均:我上个世纪90年代去台湾,源于一个偶然机会。我叔叔是1948年去台湾的,也是个书法家。我到台湾之后主要也是照顾他,我们也一起办展览。这让我在台湾一待就是20年。在这期间我游历了整个宝岛,同时在内地走遍了很多名山大川,经常来内地进行艺术交流。两岸都是中国,根是一样的。作为张大千的传人,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两岸同根、同祖、同文、同种的血脉情缘。

北京商报记者 胡晓钰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