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将至,基金产品也开启密集分红。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12月18日就有12家基金公司发布旗下共19只产品的分红公告。而2018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已超9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近五成。从具体基金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成为分红主力,年内累计分红占总额五成以上。
年内分红增幅近五成
12月8日,鹏华基金发布旗下鹏华丰茂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第2次分红公告,公告显示,以12月13日当天1.0446元的份额净值为收益分配基准,具体分配方案为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0.25元,将在12月24日发放现金红利。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12月18日当天就有12家基金公司发布旗下共19只产品的分红公告,具体分红方案为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0.056元-1.577元不等。
事实上,今年以来,A股持续走低并于底部震荡,但基金公司对旗下产品分红的热情却不降反增。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年内共有1276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进行过2201次分红,累计分红932.75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共有941只基金进行1592次分红,而分红总额为625.36亿元。也就是说,今年分红总额较去年增加了307.39亿元,增幅高达49.15%。
就弱市情况下,今年基金分红总额大涨的原因,在长量基金资深研究员王骅看来,多数权益类基金在去年和今年年初积攒了部分盈利,而固定收益类基金的业绩则一直表现不错,有一定的分红基础。同时,当市场走弱,具有安全边际的投资品种减少时,通过分红降低股票仓位也是规避市场风险的一种方法。
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也认为,一方面,大部分权益类基金去年规模激增,利用基金分红可以实现规模的缩减,以便于基金经理操作;另一方面,今年A股市场表现低迷,而基金分红既可以满足投资者降仓的需求,同时也会给投资者留下好的印象,增强其信心。
另外,王骅还表示,基金向投资者分配的基金收益暂免征收所得税。因此,无论对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来说,获得基金分红均可以合法享受税收优惠。而从基金公司营销的层面来看,基金借大比例分红来大幅降低单位净值,也迎合了投资者喜欢购买“便宜”的低净值基金的心理。
债基混基分红热情高涨
正如王骅所说,受债牛持续影响,年内债券型基金收益良好,分红产品也随之增多。据wind数据统计,年内已有787只债基共进行1533次分红,较去年同期的481只产品共分红934次,分别上涨了63.62%和64.13%。而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分红总额为423.49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232.29亿元,增幅达82.31%。同时,债基的分红总额也占到今年以来全公募市场的45.4%。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仅有421只产品在年内共进行579次分红的混合型基金,虽然在分红产品数量和次数方面少于债券型基金,但其分红总额却小幅超过债基,达到424.93亿元,占总额的45.56%。这也就意味着,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年内分红总额占公募市场总额超9成。相比之下,股票型基金、货币基金以及QDII基金则占分红总额不足一成。
对此,王骅表示,权益类基金一直都是基金分红的主力,虽然债基产品合同中规定的分红次数一般较多,但是每次分红的规模却较小,导致了总体来看仍是混合型占比较高。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中,除海富通旗下2只债券型ETF产品的单位分红超过1元外,其余787只产品的单位分红全部在0.321元以下,低于0.01元的产品更是多达60只。反观混合型基金,单位分红超过0.3元的就有16只产品,而低于0.01元的则仅有11只。
净值长期稳定增长是关键
从分红次数方面看,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15只基金分红达到或超过10次,其中,博时裕盈三个月、博时裕嘉三个月以及嘉实超短债分别分红12次,成为今年以来分红次数最多的3只基金。就类型来看,上述15只产品全部为债券型基金。而分红次数达到5次及以上的混合型基金则仅有4只,最多的金信多策略精选共分红6次。
对于基金分红的多寡,张婷表示,一方面由基金的收益决定,基金分红后的面值不能低于1,因此一般盈利比较好的基金才会分红,而亏损幅度太大的基金很难有收益可以用来分红。另一方面,也于基金经理对于基金规模的控制要达到的水平有关,如果要求基金规模缩减幅度较大,则产品分红的次数也会相应增多。
而从分红类型来看,张婷解释,基金分红分为现金分红以及份额分红,分红之后基金的净值都会下降,现金分红是将基金的净值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分给投资者,分红之后,投资者所持有的基金规模会下降,份额分红是将基金净值的一部分以份额的形式分给投资者,分红之后,投资者所持有的基金规模不会变化,但所持有的基金份额会增加。
王骅则强调,总体来看,基金分红次数的多寡也与产品的类型相关,具体的分红次数则由单只基金的基金合同判断,一般债券基金分红次数较多。而基金分红只是把一部分基金资产变成现金,投资者获得多少现金分红,相应的就会减少多少资金资产,收益情况并不会因为分红而改变。但对于基金净值来说,单位净值会受分红、拆分等影响,而累计净值则不受影响。
因此,王骅建议,投资者不必为基金分红后暂时的净值下降而担忧,关键要看它的累计净值是不是在稳步增长。同时,基金分红也不是衡量基金业绩的唯一标准,基金净值的长期稳定增长能力才是衡量业绩的关键。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宇阳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