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纾困民企 政策发力渐向产业升级

出处: 作者:肖涌刚王寅浩 网编:陶凤 2018-11-07

近段时间,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讨论不绝于耳,从中央层面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到各部委密集发声,再到地方落地政策相继出台,替民企站台,为民资松绑的意味渐浓。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印发《关于健全政策机制进一步促进民间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政策机制方面加以健全完善,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不过,央地密集发力并非“大水漫灌”,新一轮政策驱动正在向产业转型升级倾斜。

“27+5”政策包

11月7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针对民企反映比较集中的瓶颈问题,北京市发改委在收集近百条问题、建议的基础上,已于近日发布《关于健全政策机制进一步促进民间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围绕市场准入、创新创业等方面梳理出台了27条政策,并建立健全协调促进、优化环境、精准服务等5个工作机制,为民企送出“27+5”政策包。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此前表示,为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保持民间投资回稳向好势头,国家发改委将重点推动建立健全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机制。形成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工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突出问题,指导督促有关方面切实做好民间投资工作。

中关村管委会副巡视员刘航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中关村正在构建市区两级创新型企业服务机制。该服务机制由中关村管委会牵头、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旨在编织一套服务网络,同时搭建了多个平台,包括企业需求较为迫切的涉及户口、土地等。

实际上,民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今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持续保持回升态势,增速始终高于整体投资,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增长8.7%,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比整体投资快3.3个百分点,成为稳投资的重要支撑。

不过,在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同时,制约民企发展的制度性门槛依然存在。对此,早在今年8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曾强调,要下更大力气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门槛。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一大批商业潜力大、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的附加条件,帮助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难题。

此次北京出台的《措施》则从国企混改、养老、住建等多个领域提出具体扶持措施。例如,在国企混改方面,《措施》提出,要制定发布国企混改清单,在保障民生需要、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的基础上,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城市公共服务类国企混改,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控股。

在养老方面,《措施》鼓励民间资本管理运营公办养老机构,除被确定为承担区域性保障任务的公办养老机构外,其他公办养老机构原则上均应实施公办民营。

此外,《措施》还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支持引导民间资本通过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参股、委托代建等多种方式参与,细化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为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央地联动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不仅仅是北京,近期从中央部委到各地方政府,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正在密集出台。

孟玮在10月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发改委近期会同有关方面,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了1222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

而从地方披露数据看,前三季度,山东、江西、安徽、浙江、河北、江苏等地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均超过60%。民间投资依然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11月3日,上海发布《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全面开放民间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不得对民间投资设置附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盘活政府性存量资产。

而除了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各地政策还集中针对民企经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重点发力。例如,福建正在酝酿出台的新政,旨在进一步落实降本减负政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广东则提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对部分工业产品取消发证检验,证件延续免于实地核查,尽可能为企业增便利降成本。

在10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指出,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抓紧研究提出继续降低企业税负和降低社保费率的具体办法。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税费过重,很多民营企业就难以支撑,国有企业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减税降费,还应该持续深入下去。

政策引流

在政策瞄准放开准入、降低成本持续发力的同时,如何引导民间资本流向成为推动民营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程介绍,针对目前民间投资领域依然存在的缺乏安全感、成本高、不愿投、不敢投、不知往哪里投等焦点问题,发改委未来将出台一系列新政措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实际上,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运行的大背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改革调整逐渐迈入深水区,政策引导向新产业倾斜将成为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杨望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日渐复杂,国内经济承压,激发民营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是新出路,更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民营经济离场”论是伪命题,民营经济困局是结构之困,传统低端制造业退出为大势所趋,也是全球产业迭代新阶段的客观规律,唯有全面转型才是中国民营经济变迁之出路。

对此,在支持民企创新创业方面,北京出台的《措施》也提出相应的激励引导政策。如推动企业内设的创新研发中心按企业性质在京注册运营。同时,要优化科技创新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工资、房租等支出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力度,支持民营科创企业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措施》明确,将简化优化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审批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创客工场、车库咖啡等创业空间开展集群注册登记。对线上销售主体已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该主体线下设置的无人货架、自动售货机等试行备案管理。

11月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未来三年将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在孵对象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在孵对象提供孵化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而配套支持政策上,《措施》也提出,加大民间投资用地支持力度,细化区域“高精尖”产业用地供应实施细则,根据产业类别、企业效益综合评价、产业发展监管协议等探索实施差别化地价政策。

李锦也表示,民营企业要不断优化自己、加快转型升级,勇敢地迎接挑战,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当前我国企业大量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要通过转型升级,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这才是根本的、长久的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肖涌刚 王寅浩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