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快乐的大学”如何纠偏

作者:韩哲 网编:尹文武 2018-06-26

日前,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要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改变轻轻松松毕业的情况,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

我们现在的高校制度是“严进宽出”,大学本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放养”,全凭自觉,制度约束不强。而本科恰恰是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期。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里翘课似乎不足为耻,毕业论文几成“鸡肋”。久而久之,中国学生难免不会让人形成这样一种“偏见”:基础教育学霸,创新教育学渣。

高等教育从来就不容易,越是高等教育,越是刻苦,才符合成才规律。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往往负担很重,近年来“减负”之声不绝于耳。与之相反,欧美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则相对轻松,高等教育则相对严格,严进严出。有种说法,完美的学生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匹配欧美的高等教育,可惜现实是骨感的,这样的学生往往漂洋过海,为他国做嫁衣裳。

大学四年,理应是学生最勤奋的四年。即使大学因扩招而“走下神坛”,“精英”属性渐失、“大众”色彩转浓,但大学生依旧被视为人才,否则也不会成为当下“抢人大战”的主角。放眼全球,随着受教育人数的扩大,各国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大学教育的“贬值”,去精英化,但中国似乎这种“跌落”更加明显。

中学之所以“玩命”,是因为高考不跟你玩虚的,始终伴随着淘汰率。学生目标明确,哪怕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但至少时间大多用在了学业上。大学之所以“快乐”,是因为大家基本都能毕业,学不学无所谓,学好学差无所谓。相当多的学生精神松弛,沉迷于网络游戏。文凭依然值钱,学校招牌在找工作中仍具决定作用,因此“放松”成为一种怪异的理性选择。

每年,当高校毕业生进入招聘季,社会单位更多是进行“身份甄别”,而不是“质量判断”。也就是说,你是否出身名校,比你是否足够优秀,更具权重。这就对学生造成了暗示,只要毕其功于一役考进名校,只要在中学“玩命”,就能够形成一锤子买卖式的人生竞争优势,获得一个四年时间可以快乐、偷懒的身份。

无论是“双一流”的高等教育目标,还是因“中兴事件”引发的对国产关键核心技术的追求,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创新型的人才大量涌现,而这如果离开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便无从谈起。我们常说,所谓大学,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所谓大学,在大楼和大师之外,还应该有着高素质的本科人才,他们不仅仅只是为了四年后的一纸文凭而蹉跎。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韩哲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