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后来的我们,终于学会了造假?

作者:韩哲 网编:尹文武 2018-05-02

“五一”假期,《后来的我们》票房惊人,但谤亦随之,该片出现了大面积的恶意退票。目前,电影局称已关注到上述情况,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具体问题尚待研判。

一个靠谱的解释,是造假方通过互联网票务平台大量购票,制造出虚假的数据,既锁定排片场次,又抬升票房预期,让院线信以为真增加排片。只不过,原本期待“一票难求”下的跟风购买,因为过高估计了消费者的意愿,结果退票之后无人接盘,变成了院线结结实实的损失。

这是一场因为吃相太难看而引发的“业内人”反弹。究竟谁是造假方,尚无公论。唯二能肯定的是,吃亏的院线不是,被甩锅的黄牛也不是。不过,这一次的“偷袭”并不成功,损人利己从来都不会在长期重复博弈中胜出,被曝光后更是难以复制。但仅此一次,也让中国电影市场的声誉受损,并再一次强化人们的固有“偏见”:造假是潜规则。

近十年来,一方面,中国电影票房大幅增长,几乎赶上美国;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票房的造假史也可谓“罄竹难书”。从院线“偷票房”的初级阶段拾级而上,到发行勾结院线“买票房”臻于高峰,一部《叶问3》把互金搞得声名狼藉,算得上是成名作。

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电影票房造假,一次又一次地收割着众人的“智商税”。见惯造假大场面的中国电影市场,这一次被《后来的我们》惊到,在于“互联网玩法”。之前的造假,多少还是需要掏出真金白银的,还算是“盗亦有道”。而当下的造假,则是用极低甚至是零成本来撬动市场,不仅坑消费者,还坑了从业者。如果这样也可以,电影市场必然走向劣币化。

现在,观众甄别一部好电影作品的成本太高了。口碑不可信,因为水军已经产业化。票房不可信,因为造假魔高一丈。长此以往,电影市场肯定“失灵”,一个市场的崩坏,总是成本高企惹的祸。这是电影市场当前盛世下的最大危机。至于小鲜肉的演技,导演门槛的下坠,都是小意思了。

造假之外,垄断也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隐疾。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电影市场上制片方、发行方和院线方的合流趋势,人们是充满疑虑的。在任何市场,竞争都是个好东西,垄断只有坏和更坏之分。“三家分晋”要比“三国归晋”好。那些正在或已经打通制片、发行和院线的巨头公司,毫无疑问将对市场形成挤压效果,消费者的选择权也将大为受限。同样,当崛起的互联网票务平台开始向制片方、发行方领域扩张时,新的垄断也不会跳出这样的周期律。特别是,当后者也想造假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是束手就擒的。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韩哲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