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春运需要两种“供给”

作者:韩哲 网编:王巍 2018-02-01

一年一度的春运再次启程,回家就是中国人的心灵图腾,尽管故乡几成他乡。年年春运,一票难求。据透露,2018年的春运规模接近30亿人次,对全国的交通系统又是一次“压力测试”。

四大出行方式中,铁路和公路仍占据绝对优势,水运和民航还只是有限补充。不过,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扩展,春运拼车日益受到青睐,也成为各平台竞相推出的功能。稍早前,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春运期间,鼓励民众通过相互拼车的方式出行,但同时将加大力度打击非法拼车运营。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在增加供给方面的政策弹性很大,即使可能在执行层面增加难度,也以前者优先。千方百计增加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不过,供给并不能解决春运的问题。出行难,对于春运而言,是个无解。市场所信奉的价格杠杆无法在春运期间施展到极致,否则将外溢成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交通部门一直增加运力,但运力不是印钞机,想增加多少就增加多少。因此,将春运问题归咎于价格和供给,只是皮相之论。春运的背后,是急遽发展的工业文明和依旧蒂固的农耕文化之间的碰撞,是区域经济的长久持续失衡。求解春运,涉及到的往往是户籍、人口、收入、城镇化、公共服务等改革的深水区和硬骨头,殊非易事。

因此,春运需要两种“供给”:短期内,增加运力供给,增加出行方式的供给,尽可能地缓解公众在春运期间的焦虑。长期内,增加制度供给,增加更多选择性,尽量让更多中心城市崛起,让小镇和乡村复苏,让城乡和东西差距不是拉大而是缩小,让人口无需如此大规模和大范围的潮汐式流动,从而真正将春运的需求降下来,趋于平稳。

事实上,如果将时间拉长,放在40年的历史维度下观察,我们便很容易得出结论,出行的便利性史无前例的增加。一部改革开放后的春运史,就是一部中国经济社会的变迁史。从绿皮车的一统天下到动车、高铁的兴盛,从单一的火车出行到民航、自驾的丰富,从归乡回家到旅游休假,春运依然是个难题,但早已不是那个初级阶段的难题了。

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尽管春运场景依然难逃人山人海,但这些年的拥挤度和买票难度有所下降,也是事实。饭要一口一口吃,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我们固然不能说一切问题都是时间问题,但春运的化解和解决,需要时间催化和引进变量。

动辄数十亿人次的春运难题,尽管糅合了文明的迭代和文化的转型,但究其本质而言,还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制度问题,一个需要不断发展、不断改革、最终改变供求的问题。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韩哲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