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毕马威中国发布了2017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强榜单,微众银行、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企业入选。
据了解,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于2016年首次推出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在业界反响热烈。今年,毕马威又联合20多位专家委员评审出2017年榜单,再次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显示出中国正引领全球金融科技的创新趋势。
据悉,毕马威的本次评选从核心关注点出发,结合自主研发的企业洞察力模型(SIP),从领先信息技术应用与突破、科技驱动数据归集挖掘使用、模式创新和对传统金融颠覆度、痛点解决与金融效率、估值及资本市场认可度、具备未来发展潜能与广阔发展前景等6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分析评估,入选榜单的企业均有独特建树。
在上榜的50家公司中,几乎所有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其中超过半数表示大数据及其应用是其核心技术之一。而移动计算、机器学习和云计算也同样是金融科技公司采纳的主流技术。
从榜单来看,本次上榜公司的业务多样化,涵盖大数据、支付服务、网络信贷、智能投顾、保险科技及综合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涉足消费金融的有微众银行、百度金融、京东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蚂蚁金服等,马上消费金融是唯一一家上榜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且连续两年上榜。
金融科技在消费金融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区块链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将在消费金融全链条上的获客、风控、客服、催收等环节发挥创新作用,提升风控水平、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改善服务体验,推动消费金融行业的整体升级。
金融科技创新中,人工智能最为炙手可热。据了解,马上消费金融在人工智能领域建树颇丰,推出了Luma风控系统、XMA智能客服系统、G!COLO智能催收系统、Face X活体人脸识别技术2.0、ICC呼叫系统自主研发项目,在实际使用中表现优秀。该公司CEO赵国庆曾说过“技术之战,金融只是战场。”金融科技不仅需要人工智能,“科技+数据+场景”才是创新驱动的来源。
当前,监管政策频频出台,多个所谓“金融科技”公司触碰红线并且面临业务整改。在合规要求趋严的环境之下,金融科技企业更应该敬畏监管、服从监管,在合规的基础上追求可持续发展。
未来,不仅是消费金融领域,零售银行、保险、基金等领域也将面临金融科技带来的更多创新,科技已成为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