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演艺频道

“高可摘星——何镜涵绘画艺术作品展”北京开幕

网编:徐磊 2017-10-20

回望中国美术史,艺术探索的进程从未被中断,传统文脉蔓延生根,孕育出更为多元而复杂的文化因子。然而,美术史的建构与呈现总会被某些因素所影响,一些美术现象或是艺术家,被低估、遮蔽,甚至是边缘化。美术史如此,市场更是如此,但短暂的沉默是有意味的,蓄势之后可能是更有力的崛起。

10月21日,“高可摘星——何镜涵先生遗作巡回展”将在视觉经典美术馆开幕,展出何镜涵精品力作100余幅,涵盖写意楼阁山水、人物、花鸟多个题材,系统展现何镜涵的艺术风格与面貌。

楼阁山水需要精雕细琢的功力以及对古建筑结构的深刻理解,有所成就者廖若晨星,何镜涵就是其中一位。他以独有的气魄一扫楼阁山水之颓势,他的楼阁写意法将传统的楼阁山水与文人写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传统山水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IMG_5999

展览作品

IMG_6001

展览作品

IMG_6002

展览作品

IMG_5998

展览作品

IMG_5996

展览作品

IMG_5997

展览作品

IMG_5995

展览作品

多年的潜心研究,以及临古写生,何镜涵对于古建筑的结构熟记于心,一梁一柱,一檐一脊,皆可信手拈来。在他的笔下,亭台楼阁不再是细笔钩摹,而是信笔写出,酣畅洒脱,画面中峰峦叠嶂,林木参差,亭台楼阁掩映在山水之间,意境盎然。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著名画家王明明赞誉,“何镜涵创造了自己的风格、样式,填补了用写意方法去表现亭台楼阁的空白,也丰富了近现代画家表现中国特有的园林山水的空白。”

何镜涵的人物画也毫不逊色。他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对传统技法与内含精神进行深刻领悟和娴熟运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不管是对仕女、八仙、钟馗等古代经典形象的塑造,还是对工人、农民、学生等现代形象的刻画,都极其生动,令人感慨。美术评论家刘曦林谈到,“何镜涵用中国传统的线描方法表现古人恰如其分,后来把中国画的线描、水墨和西洋画法结合起来,向现代人物画方面进行转换,形成一种新的中国画传统,这是中国画重要的营养。何镜涵的人物画值得怀念、珍视,这是一批非常重要的文化财富。”

IMG_6004

展览作品

IMG_6005

展览作品

IMG_6003

展览作品

IMG_6007

展览作品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