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名师过度包装成教育行业潜规则

出处: 作者:记者 刘亚力 唐然 网编:王巍 2017-08-15

1793574158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亚力 唐然)新东方泡泡英语教师被过度包装的报道,在教育圈掀起风波。报道披露了新东方集团内部存在的应届生被包装成“教学经验丰富名师”、教授新教师说服家长话术等问题。大家汇创始人葛文伟对此表示,名师被过度包装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行业潜规则。

8月14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回应称,对于此次事件发生,新东方将会进行反思,同时会对现有教师进行管控,提高服务素养和责任感,并且对培训师提高要求。新东方集团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新东方将会坚持对于教师选拔的严格把关;同时完善教师职级体系,激励教师发展。

据了解,过度包装教师背景在培训机构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教师资料被过度包装屡见不鲜。早在2009年就有相关报道,某英语培训机构号称“北京空降名师”,但实质上该机构多是从本地招聘教师,虚构教师背景以获取家长信任。北京媒体的报道显示,哈尔滨某培训班老师不用真名授课,一方面便于“包装宣传”,另一方面也掩盖了一些人不具备教师资格的情况。供职于国内一家知名教育培训机构的北京一高校毕业生小张也透露,他参加公务员考试并未通过,却在毕业后进入公务员培训机构当起了面试指导教师。

北大孕婴童产业课题组负责人张华对此表示,此类事件可以折射出两方面的核心问题,首先是培训机构所谓的明星教师包装问题,其次是教育培训机构销售策略问题。张华认为,从机构的角度看,在宣传时,基于事实为依据的适当包装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杜撰。同时,目前大多数培训机构都是采取痛苦式营销策略,放大孩子的缺点,以此戳中家长的痛点,从而达到现场签约的效果。

张华提出,机构可以建立合理的教师考核晋升机制,建立教师队伍梯队,而不是全明星策略。从家长的角度而言,选择机构的时候也不必过度追求所谓的明星教师,而要通过体验、面谈和多方考察全面了解机构的师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阶段性的学习成果,选择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机构和教师。

专注名师价值开发的琢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李石表示,名师在教育领域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真正影响消费者的因素,还是在于家长的信任度和网络上的口碑。因此,企业应当持续打造优质口碑,而非过度包装虚假宣传。李石提出,教师培训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环节,但是这个过程不应该像以前一样,把信息都装进“黑箱子”里,相反的,企业应当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来透明化教师培训体系,不论是从招聘维度上,还是从培训师以及企业人员管理上,让信息更公开。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