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租房是权益大计,而非权宜之计

作者:韩哲 网编:张兰 2017-07-31

住房租赁市场咸鱼翻身了?

据媒体报道,无锡市日前出台政策,从9月1日起,外地居民只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参加社保满五年,就可以实现租房落户。此外,郑州、扬州、济南等多个城市也计划推出相关举措。更早前,广州等多个城市亦出台保障“租购同权”的新政,入学效果虽然被舆论夸大,但也确实对住房租赁市场是一剂强心针。

自“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和“长效机制”出炉,住房租赁市场越来越像那个“Mr.Right”,尽管这个趋势是自上而下推动的。不过,房地产市场向来就是政策市,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贡献巨大,市场不可能绕过政府自发调节。解铃还须系铃人,政府如果不自上而下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转型,市场就只会沿着原来的路径继续泡沫化和资本化,从而暴露在巨大的金融风险之中。

“自上而下”如何与“自下而上”结合起来,决定着住房租赁市场的前景究竟几何。当下的楼市,看涨预期虽然已经转淡,但是买房预期仍未扭转。虽然据媒体说不少购房者欢欣鼓舞,既然买房成本这么高,租房现在看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购房相对于租房,最大的优势在于锁定这个城市的公共服务,而租房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具体到执行层面还比较模糊,亟待细则解惑。

事实上,住房租赁市场的激活,主要的想象空间在中小城市,而非一二线城市,后者的公共资源分配实在紧张,租房权利的排序不具有竞争力。租购同权也好,租房落户也罢,我们希望这不只是吸引人口、争夺人才的权宜之计,而是稳定人心、稳定预期的权益大计。

首先,政策应避免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众所周知,房子和户口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们身上附着的社保、教育和医疗资源,这些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有限,均等化的理想很丰满,倾斜化的现实很骨感。如果权利和福利的配套政策无法及时跟进和有效落地,那么最后的结果反而是加剧供需矛盾。“同权”的人逐渐增加,但优质公共服务的供给仍有限,分配的难度不降反升。

其次,开弓没有回头箭。城市的住房租赁新政不能因为“政治正确”而冒然跃进,这势必是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要不断与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以及财政福利相匹配,否则一旦最后支撑不住,政策难免不“拉抽屉”,从而损伤公信力。

最后,住房租赁市场仍应该致力于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急于打开和做大住房租赁市场,可能让政府更倾心于赋权若干个企业经营,但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培养垄断。一旦住房租赁市场成长起来,垄断将制造出新的问题,不能说租金相对购房成本便宜,就不是暴利。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韩哲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