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表外理财明年一季度起纳入MPA管理

出处: 作者:崔启斌 程维秒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16-12-19

licai

 

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传了近半年的“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终于确定了“上线”的时间表。12月19日央行有关负责人透露,将于2017年一季度评估时开始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以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具体为,“表外理财资产扣除现金和存款等之后纳入广义信贷范围,纳入后广义信贷指标仍主要以余额同比增速考核。”这意味着,“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的政策将正式上线。

此前,市场围绕银行表外理财风险的讨论一直不断。从2004年起步以来,银行理财已有十二年的时间,截至今年6月底,理财余额已经达到26.28万亿元。但在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理财却在逐渐偏离其原有的资产管理的本质,逐渐转变为“表外存贷”。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未纳入MPA的表外理财业务增长较快,部分银行的业务还潜藏着一些风险。一是表外理财底层资产的投向主要包括类信贷、债券等资产,与表内广义信贷无太大差异,同样发挥着信用扩张作用,如果增长过快会积累宏观风险,不利于“去杠杆”要求的体现与落实。二是目前表外理财虽名为“表外”,但资金来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兑付,出现风险时银行往往不得不表内化解决,未真正实现风险隔离。

为规范理财业务,监管层对于银行理财的监管在不断加码。今年7月,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发表名为《央行解读MPA热点关注问题:如何理解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文章,表示未来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表外业务的规范也会进一步加强。这被视为是央行有意规范表外理财的一个信号。10月下旬,有消息称,央行已通知各银行,从三季度起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测算。这个消息瞬间引爆市场,结合监管层的去杠杆导向,业内普遍认为监管层确实是出手要制约表外理财无监管式扩张了,但央行却没有对此回应。

本次央行有关负责人也间接证实了10月的传闻。该人士表示,前期央行就对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指标开展了模拟测算,金融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对此已有了逐步熟悉、调整和适应的过程,相关工作进展总体顺利,目前看实施条件已经具备。

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底若金融机构表外理财业务冲时点,会大幅拉高明年一季度乃至二、三季度广义信贷余额和同比增速,直接对明年前三季度MPA评估结果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有银行因为MPA而冲时点,可能是由于对上述同比考核的机制理解还不够准确。避免冲时点行为,保持广义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才符合宏观审慎评估的要求。”该人士指出。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一政策首先是完善统计检测口径,其次是合理控制某些资产类别的无监管式扩张。年初监管层推出MPA的主要目的在于信贷资产已经无法体现全部债务扩张局面,特别对于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需要全口径检测,这主要是对应非标类资产的无序、不透明性的扩张。而表外理财中依然存在占比17-18%的非标资产,因此,将表外理财纳入MPA管理的目的在于监测或控制那些非常隐秘或不透明的非标类资产,而并不在于控制债券类资产。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