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环评机构年底前全部完成脱钩任务

出处: 作者:记者 蒋梦惟 网编:王诗文 2016-12-15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12月14日,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上表示,截至目前,地方环保系统的350家环评机构中,已有337家完成脱钩,其余13家机构将在12月底注销资质并向社会公开,届时脱钩任务将全部按期完成。至此,我国所有挂靠所属各级环保部门的环评机构都将完成“独立”。

环评机构主要从事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评估等。此前部分环评机构与环保审批部门有着“血缘关系”,存在社会高度关注的“红顶中介”问题。业内表示,环评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可以从制度上避免出现一个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保障制度执行的公正性。“全国现有环评机构984家,其中甲级机构181家;环评工程师1.97万人,比‘十一五’末增长了90%。”黄润秋介绍,根据环保部门实施《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2015年底,环保部部属8家环评机构已经率先完成脱钩。

去年3月,环保部宣布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将限期彻底脱钩,在环评行业内人士看来,这场改革无异于是一次行业“地震”。“没有了‘铁饭碗’,改制后的环评机构将走出象牙塔直面市场竞争,生存压力之大可见一斑。”有环保业内人士直言,这对于不少脱钩环评机构来说,是一道事关生死的坎,如果转型改革及时、对路,未来就能分得更大的蛋糕,但如果消极、保守地面对市场,被淘汰也是不可避免的。

“转企改制后的环评机构,大多还都比较依赖单一的环评业务。”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评分会理事长祝兴祥调研后直言。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中心副主任蓝虹也表示,目前脱钩环评机构间确实存在业务较传统、较单一竞争力弱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问题,“做惯了政府单子,没有生存压力,不接触市场竞争的事业单位环评机构,往往缺乏拓展业务、提升人才质量等工作的积极性,长期与政府的‘紧密捆绑’,让这些机构每年都有充分的业务保障”。

业内表示,脱钩后,原“体制内”环评机构不仅不再具有上述优势,同时还需要面对市场上存在的恶意低价竞争等乱象,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也并不令人意外。

广东某环科院环评机构负责人表示,改革为企业后,公司迅速扩展了业务范围,环评业务占比虽还维持在60%,但地域范围明显扩大,而且还增加了清洁生产及环保验收等咨询业务、环境检测与其他业务的占比,产值达到了转制前的40倍以上,而同期一些改革步伐缓慢、固守原有业务范围的机构明显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被抢了蛋糕。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