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天茂变身“保险集团”走野路子,摒弃主业搭起新架构

出处: 作者:陈婷婷 网编:崔启斌 2016-11-20

t0117c30b5f2770ad19

天茂集团的行业属性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变更为“保险业”不足半年,一心想投奔保险阵营的天茂又有大动作。11月18日,天茂集团自曝子公司国华人寿和新理益集团拟建国华保险资管公司。此举不仅能扩大投资权限、承接第三方资金管理业务,还能将触角伸向险资投资阵营。在传统实业经历漫长的寒冬之时,天茂集团正通过“野路子”弃主业变身“保险集团”。

保险棋局欲添猛将

资管牌照纳入代办清单

目前,迅速膨胀的保费规模,倒逼险企提高资产负债匹配能力,险企自建保险资管公司的诉求也日趋强烈,对欲变身保险集团的公司而言更不例外。11月18日,天茂集团对外披露,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天茂第一大股东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拟共同出资1亿元发起筹建“国华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公告显示,本次合资筹建是双方经协商确定各方出资金额和出资比例,由双方自有资金出资,以现金方式认购,其中,国华人寿和新理益集团各出资8550万元、1450万元,分别占国华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的85.5%和14.5%。

“保险公司成立资管公司主要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实现保险资金的集中化、专业化管理,提升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二是构建“保险+资管”的双轮驱动模式,符合国际上大型保险集团通常的经营模式。三是通过发展第三方资金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以及投行类业务来赚取收益,为母公司增厚利润来源,熨平母公司承保业务的周期性波动。”永诚财险资产管理中心风控助理吴杰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此外,一位寿险公司资管人士也表示,独立的资管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保险公司在项目获取过程中的优先权和成功率,还可节省成本。而且独立的资管公司可以聚集专业化投资人才,有利于控制风险,以达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

天茂集团则在公告中直言,国华资管将借助国华人寿和新理益双方股东在投资方面丰富的资源和人才储备以及投资经验,进一步加强自身资产管理能力建设,积极拓展第三方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市场。

高调退出主业

天茂主动向保险业示好

安盛天平财险股权架构图

安盛天平财险股权架构图

国华人寿股权架构图

国华人寿股权架构图

尽管保险资管牌照还有待保监会的审批,但天茂集团主动向保险业靠拢的决心早已表现出来。继峰回路转,“蛇吞象”式的控股国华人寿后,自今年7月20日起,天茂集团的所属行业也由“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变更为“保险业”。

事实上,早在2007年国华人寿成立之时,天茂集团便稳坐第一大股东宝座。然而,寿险业成立7-8年才能盈利的魔咒,不断的考验着股东出资能力和经营保险的信心,为此,天茂集团的股份占比一度被稀释至7.14%。2014年,天茂集团甚至打算全身而退。

但峰回路转,原本打算清空国华人寿股权的刘益谦于2015年初突然反悔,转而收购了国华人寿43.86%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国华人寿51%股份。今年半年报显示,天茂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57.9 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50.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7.39%。与此同时,上半年该集团净利润8.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而头号功臣就是3月16日起并入集团报表的国华人寿。

此外,剧情反转与天茂集团主业下行不无关系,天茂集团以化工起家、医药发家,然而这些传统业务正在遭遇发展瓶颈。安信证券分析师赵湘怀则认为,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和产能过剩的影响,医药和化工业务的生产经营日趋困难。

经营数据显示,天茂集团2011-2014年的净利分别为-1.02亿元、1.18亿元、-1.03亿元和0.83亿元。净利盈亏在“亿元”徘徊的同时,主营业务也在下滑。其中,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8.06亿元,同比下降16.69%。如此来看,天茂集团转型的确迫在眉睫。

保险折返跑生变

控股一寿一财暂落空

不同于在控股国华人寿上的顺利,在收购安盛天平财险股权上,天茂集团还并没有控股。

今年3月,天茂集团公告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5亿元,其中,47.68亿元将用来收购上海益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海南华阁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海南陆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日兴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的安盛天平合计40.75%的股权。加上本身所持股份,交易完成后,天茂集团将持有安盛天平50%的股权,在股权比例上与安盛集团“平起平坐”。

不过,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并购并非如想象中顺利。7月8日,天茂集团对上述定增方案做出调整,公告显示,由于收购安盛天平股权涉及事项较多,决策流程较长,预计双方在短期内难以完全达成一致。这对于天茂集团来说,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以最便捷快速控股“一产一寿”的目标暂时落空。

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华人寿类似,天茂集团也曾持有安盛天平前身天平保险注册资本的20%,为天平保险并列第一大股东。但在2013年,天茂集团曾经将天平保险的部分股份出售予法国安盛集团,后者最终持有天平保险50%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由此天平保险从中资公司转身成为规模第一的合资财产险公司——安盛天平。

集团化加速

风险管控受考验

天茂作为传统化工及医药行业的集团化公司,当变身保险股之后,正在加速布局保险集团。但是打造保险集团并非易事,且后续风险管控问题也成摆在天茂集团面前的又一座大山。

目前,保险市场已有人保、国寿、平安、太平洋、泰康、中再、太平、阳光、华泰、安邦、中华联合、富德生命等十多家保险集团。

北京商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保监会早在2010年便对保险集团条件做出详细规定,《保险集团公司管理办法(试行)》显示,成立保险集团要求投资人合计控制两家或多家保险公司50%以上股权。投资人已控制的保险公司中至少有一家经营保险业务六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总资产不低于100亿元;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20亿元等。

保险业分析人士认为,天茂要实现真正保险集团化,至少需要控股一家财险公司,因此下一步很可能还会对安盛天平财险发起攻势,或由国华人寿另行申请财险牌照,搭建集团化架构还需要成立保险资管公司。目前,天茂集团通过国华人寿与新理益集团打造保险资管公司即为向真正的保险集团进军的关键一步。

此外,虽然集团化经营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但是集团化也将导致保险公司组织形式、股权关系、业务和风险结构趋于复杂,关联交易增多,如来源于保险业务的资金很可能会通过信托、不动产等渠道提高运用效率和收益等。为此,保监会在2014年10月便明确保险公司和其非保险子公司之间要设立防火墙的同时,还首次提出保险公司高管不得兼任非保险子公司高管的要求;今年4月还下发《保险集团并表监管统计制度》明确,从今年7月起,保险集团必须每个季度上报资产规模、并表财务状况以及股权结构等内容,如果天茂成功转身保险集团将不得不遵循上述行规。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