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浙江东方要吞下三张金融牌照 溢价两成接盘中韩人寿50%股权

出处: 作者:崔启斌 许晨辉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16-11-17

房地产下行趋势难挡,房地产企业转型大金融谋划突围成为一大热点。继地产商龙头绿地、万达、复兴全方位介入金融领域打造综合性金融帝国之后,二线地产商浙江东方近来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表示要吞下保险、信托、期货三张金融牌照。在这三张金融牌照中,保险牌照以231.07%的增值率让中韩股东权益增值最多。不过,中韩人寿近年来连年亏损的状况也引起业内人担忧,经营保险属于长线投资,股东也需要具有持续增资的能力,否则只能黯然离开。

中韩股东权益增值最多

11月17日,浙江东方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已审议通过了《与交易对方国贸集团签订关于中韩人寿<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的补充协议之二>的议案》,并表示拟以发行股份方式向浙江国际贸易购买其持有的浙商金汇信托56%股份、大地期货 87%股权及中韩人寿50%股权,以发行股份方式向浙江中大集团购买其持有的大地期货 13%股权;并募集部分配套资金。

为了反映中韩人寿、浙商金汇信托、大地期货的股东全部权益在评估基准日的市场价值,浙江东方还同时发布了以上三家公司的全部权益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根据万邦资产出具的报告,截至2016年5月31日的评估基准日,中韩人寿资产账面值为10.76亿元,负债账面值8.73亿元,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2.03亿元。而中韩人寿在评估基准日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6.73亿元,较账面值增值4.70亿元,增值率为231.07%。

与中韩人寿相比,大地期货、浙商金汇信托的股东权益增值率就稍显逊色。根据报告,大地期货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分别为26.4亿元、19.8亿元和6.6亿元。而大地期货在评估基准日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8.9亿元,较账面值增值2.3亿元,增值率为35.4%。浙商金汇信托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分别为8.4亿元、8.8亿元和7.5亿元。而浙商金汇信托在评估基准日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10.3亿元,较账面值增值2.8亿元,增值率为36.99%。

大金融版图一波三折

据了解,浙江东方传统主业为商贸流通和房地产。有业内人士人士分析称,商贸流通面临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出口竞争力下滑等压力,收入开始负增长;房地产开发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因此,在传统主业遭遇增长瓶颈的背景下,该公司积极谋划转型发展。

今年3月,市场就传出浙江东方拟定增收购浙商资产、浙商金汇信托、大地期货、中韩人寿,其中浙商资产是浙江省的地方AMC(资产管理公司),为此次收购的核心资产。彼时,浙江东方意欲以此进军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围绕浙商资产AMC,融资租赁、信托、基金、寿险、银行、证券等多元牌照资源强强整合,形成以AMC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圈,构建区域性的金控平台,能够为浙江东方金融板块注入核心竞争力。

不过,这一计划由于监管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变化。今年6月,浙江东方发布调整重组公告,并表示不再将浙商资产作为标的资产之一,这也就意味着公司进军资产管理业务受挫。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由于浙商资产是原方案中收购的主要资产,预估值超过55亿元。因此该公司的整个发行方案将发生重大变化,并预计浙江东方短期内可能无望进入这一业务领域。

原方案中的信托、期货、保险等资产并未排除,浙江东方打造的金融板块仍在继续推进。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月初,浙江银监局批复同意了浙江国贸将其持有的浙金信托股权转让给浙江东方,浙江东方受让后,将持有浙金信托2.8亿股,股权占比56%。

转型仍受考验

事实上,除了流产的浙商资产,浙江东方在转型大金融战略上仍然挑战重重。

公开资料显示,中韩人寿成立于2012年11月30日,初始注册资本5亿元,中外方两大股东分别为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韩国韩华生命保险株式会社,双方各自出资2.5亿元,占比均为50%。但中韩人寿自开业以来就连年亏损,2013年、2014年、2015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5640.78万元、-7355.62万元、-9273.49万元。

除了中韩人寿,浙商金汇信托近年来的业绩也一直萎靡不振。2015年财报显示,浙金信托营业收入2.36亿元,净利润6401.3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4.17%和17.83%。除此之外,公司其他多项业绩指标也在业内排名末流。有一位信托业人士表示:“浙金信托的业务规模太小了,存在感颇低,以至于对这个公司“不太熟”。需要指出的是,浙金信托盈利能力弱,业务结构模式过于单一。而单一信托比例过高,则表现出浙金信托偏保守的态度。一般情况下,只要有集团资源或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都能走一些单一类信托。换句话说,单一信托基本就是做个通道,没什么收益,也体现不出公司的管理水平。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许晨辉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