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大资管时代,保险机构试图增加更多的话语权,兵家必争之地的公募基金更成为保险机构争先布局的领域。距太平、华泰获得公募基金牌照不到半年时间,11月10日,合众人寿投资的公募基金也获得保监会的“准生证”。
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合众人寿投资合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工商注册名为准)95.5%股权获得保监会批准。接近合众人寿人士透露,申请基金牌照早在该公司的计划之列,多年前,合众人寿便欲打造金融集团。但需要注意的是,这距离真正进军公募基金领域还有一段距离,基金牌照的申请还需证监会的“点头”。
据悉,目前,合众已完成寿险、产险、资管、养老社区、普惠金融、支付、保险销售等多领域的布局。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保险机构获得公募基金牌照是金融集团规划里的一步,有助于险企打通金融链条的整体规划。此外,保险机构在人力和机构上大规模的布局有助于开展公募业务。
基于保险和基金碰撞下产生的有利影响,保险机构进军公募的速度可谓是来势汹汹。今年7月,伴随着证监会的核准,太平资管斥资1.32亿元收购中原英石基金一事尘埃落定,成为保险业首家通过并购方式控股公募基金的公司。无独有偶,由华泰保险发起设立的华泰保兴基金也拿到设立批文。
事实上,早在2011年,中国平安就借道旗下信托公司与新加坡大华资管出资3亿元成立平安大华基金,成为业内首家获得基金业务的保险集团。但彼时,公募基金还未向保险机构放开牌照申请的资格。2013年公募基金牌照允许券商、保险、私募等机构加盟后,中国人寿、阳光保险、民生人寿、泰康保险、安邦保险闻风而动,尝试通过合资、控股、资管旗下设立公募基金事业部等多种形式尝鲜公募基金。
但是对于保险机构来说,进入陌生的公募基金领域在经营上还需防控风险,中华保险研究所总经理郝联峰郝联峰表示,保险机构需要避免将投资公募基金的资金运用局限于自己的公募基金,这会损害险资运用收益率;同时,公募基金公司的盈亏平衡点较高,公募基金如果投资能力不强,规模做不上去,公司可能会长期亏损。杨德龙也表示,基金行业竞争很激烈,在产品的业绩和投资管理方面没有优势做大做强很困难,新加入的公司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下发“准生证”的同时,保监会也明确,合众人寿应建立并完善与合众基金的风险隔离制度、关联交易规则等各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切实防范风险传递,同时,定期向保监会报告非保险子公司情况和投资管理情况,遇有重大或突发事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履行报告义务。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