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音乐剧《悲惨世界》那首插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人民之歌)”注定要被反复打捞。从英国公投退欧到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精英都猜错了,人民的呼声被淹没在政治正确里,愤怒且平静地等待投票或“起义”的机会。
尘埃落定。不管特朗普多么不靠谱,两个月后他将正式行使世界第一强国的总统权力,届时他将一笔勾销掉前任的内政外交政策,届时特朗普旋风将变成特朗普台风,吹皱现有地缘政治格局。当然,选前的承诺和选后的施政常常不是一回事,甚至是南辕北辙。但这一次历史拐弯的风潮是如此凌厉,即使“特朗普总统”日后将竞选承诺打了对折,也足以改变美国,改变历史。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成败皆自全球化。贫富分化在二战前的高点下降,但至上世纪70年代重新上升,而这大致也是全球化肇始的时间。对表21世纪和19世纪的贫富分化,在数字上并无什么不同,相比19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如今只是冒出一个特朗普,岂不是要额手称庆?
美国经济正在回暖,但美国人民的获得感并不一样。富人和精英拿走的更多,中产财富缩水,底层民众的相对剥夺感则更重。全球化下的贫富分化本就显露端倪,2008年后大规模的货币刺激催生了大规模的资产泡沫,这一点环球皆然。2008年以前,贫富分化可能是音速的,2008年以后,贫富分化则是光速的。贫富分化的必然结果就是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在美国还体现为孤立主义和白人主义的复兴。近年来,西方政治普遍右倾,极右言行从过街老鼠到攻城略地,这一次终于在美国开花结果,也不能说是错愕。
时移世易,风骚几领。人心惟危,允执厥中。11年前,美国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写的《地球是平的》风靡全球,书中提出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平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障碍,资本、技术、知识、信息、产品和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六年前,美国经济学家拉詹写的《断层线》风靡全球,书中提到全球政治经济结构上的诸多不平衡形成了多条“断层线”,从而使得危机沿着断层线爆发。于是,全球化下的地球,一方面被拉平,一方面制造断层线;一方面如花似锦,一方面如蜩如螗,都等着时间在某一点上的“地震”。两年前,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写的《21世纪资本论》风靡全球,书中提到资本相对于劳动力,总是跑得更快,赚得更多。富人愈富,穷人愈穷,留给后人的经济空间愈发逼仄,所谓的白手起家也在不断稀释中成为神话。全球化的残酷一面,愈发地深入人心。
眼下,一本12年前由美国哈佛教授亨廷顿写的《我们是谁:对美国国家认同的挑战》或将再度风靡,这本书提前预言了特朗普主义的缘起,对全球化现状不满的人们不再想要一个平的地球。任何经济或技术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文损失为代价的,每走到一定距离,人们就会停下来争论,多大的代价才是合适的。500年来,潮起潮落的全球化,在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