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前10月进出口数据“双降”

出处: 作者:记者 蒋梦惟 张畅 网编:王诗文 2016-11-09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在传统优势出口产品疲软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依旧严峻。11月8日上午,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9.56万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下降2%,进口下降1.8%,呈现“双降”局面,也双双低于市场预期。分析认为,当前的外贸走势呈现明显的“锯齿形”波动态势,但增长中枢在缓慢抬高,不过托底进出口贸易,还需为企业更深入地减压力、促融资。

出口数据滑坡的背后,多类重点商品出口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据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口方面,铁矿砂、原油和铜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但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例如前10个月我国原油进口增加13.6%,均价下跌24%;煤进口增加18.5%,均价下跌11.7%。此外,加工贸易进出口持续下降影响也不容忽视,今年1-10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5.84万亿元,同比下降6.7%,其中出口下降6.3%,进口下降7.3%。

与此同时,一向较为强势的机电产品和纺织品等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出现滑坡,机电产品、家具、箱包、机械设备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2.37万亿元,下降1.2%。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公开表示,虽然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但当前纺织服装出口面临不小难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产业和订单向东南亚、南亚等低成本国家转移,使得周边国家纺织服装产业迅速崛起,挤占了我国一部分出口市场的空间”。

不过业界更为担忧的是,连续3个月向好的外贸先导指数也掉头向下。具体来看,10月我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5.6,较上月小幅回落0.2。而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新增出口订单指数、经理人信心指数及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来,我国外贸所处的根本形势尚未发生改变,依旧延续了20多个月以来的“锯齿形”波动态势,但增长中枢在缓慢抬高,“外部市场依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而内在环境又出现了传统优势不明显、新优势打造尚需时日的情况”。不过白明表示,近期政府密集出台的政策对外贸产生了一定影响,而汇率、基数等因素也会对数据造成较大干扰,因而数据回升未必代表形势好,数据回落也并不证明形势不好。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