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反对投资短炒 保监会约谈险企

出处: 作者:陈婷婷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16-11-08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 董亮)为了防止风险外溢,监管紧盯保险资金的投向。继上周保监会勒令保险机构自查不动产投资后,针对市场上存在的险企股票投资“快进快出”行为,保监会11月8日明确表态,不支持保险资金短期大量频繁炒作股票。

保监会表示,目前已经约谈了在二级市场存在短炒行为的险企主要负责人,指出该行为短期炒作股票对保险行业及保险资金运用带来负面影响。

“险资炒股票应该是以价值投资为主,因而大部分选择中长期持股获得较为稳健的投资收益,如果频繁炒作短线的话,则是游资的做法。”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如是说。而沪上一家小型投资机构负责人更是直言,险资短炒可能对市场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A股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散户为主,喜欢追逐热点,很容易被吸引到热门概念股的炒作中,而在险资高位出逃之后,市场的炒作利空会马上显现,股价大幅下跌很可能损害部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该投资机构负责人称。与此同时,该机构负责人还表示,险资在市场中频繁的参与短线炒作,很容易造成标的公司股价大涨大跌,从而不利于市场的稳定。

在上述私募人士看来,险资在A股的投资组合,对市场有一定的指示和借鉴意义。如果市场投资者纷纷效仿,则将可能加剧A股市场的投机性。“A股要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价值投资,这同时也是对参保人的负责,而短炒等概念炒作更多的是投机,投资风险相对较大。”该私募人士如是说。

此外,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在二级市场上的短炒方式与保险资金长期机构投资者形象不符。保险公司保障功能为主业决定了险资投资时最重要的是求稳,所以险资投向的都是较好流动性、业绩优良、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比较透明的蓝筹股。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表示,少数保险公司在经营中漠视行业规矩、无视金融规律、规避保险监管,将保险作为低成本的融资工具,以高风险方式做大业务规模,实现资产迅速膨胀,完全偏离保险保障的主业,蜕变成人皆侧目的“暴发户”、“野蛮人”。

为此,从年初至今,项俊波不止一次的提及“保险姓保”,并明确保险公司股东要对保险责任和盈利期限有长期准备,不能捞一把就走,更不能把保险公司作为提款机。

保监会先后下发中短存续期产品新规、人身保险产品新规,提高人身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水平,要求万能险等产品必须“姓保”;同时,在投资端,还要求各类保险机构就不动产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情况开展自查等。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建国表示,部分险资出现长险短用和短险长用的风险,如信用风险、跨界并购的风险,风险管理薄弱给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为此,须理顺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则,一方面,从负债端管控入手,加强对中短期产品的管控,限制产品销售的比例;或者在要求有偿付能力的条件下进行销售,对产品实时进行窗口指导,甚至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另一方面,从规范投资端入手,引导保险资金更多地投向固定收益类产品,以其他类投资为辅,降低投资风险;同时还要加强对集团公司和股东的监管,规范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避免金融行为变质,尤其是防止大股东将保险公司作为自己的融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保监会也要求,存在短炒行为的险企应坚持价值、长期和稳健投资原则,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稳健审慎开展投资运作,防范投资风险。未来,保监会将继续加强保险资金投资监管,针对苗头性问题和重点公司问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防范投资风险。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