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仍然维持净回笼的紧格局。周二,央行共开展400亿元逆回购,包括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1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公开市场有185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央行实现净回笼资金1450亿元,为连续第5个交易日净回笼。本周一央行单日实现资金净回笼1400亿元。
不过,虽然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但无碍资金面宽裕。从市场利率来看,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涨跌互现,大多数期限利率出现下跌,隔夜shibor跌1.9个基点报2.1870%,连续7个交易日下行;7天Shibor跌0.70个基点报2.3920%;14天Shibor跌0.20个基点,报2.5650%;1个月Shibor跌0.19个基点,报2.7470%。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随着季节性扰动因素暂时消退,11月初流动性供求大体恢复均衡,资金利率借势下行。而随着近几个交易日资金面逐渐恢复常态,央行正减轻对货币市场的干预。周一公开市场资金净回笼的延续,就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央行短期内以稳为主的政策调控取向。
此外,从操作期限上,周一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不仅仍维持净回笼,而且继续暂停14天和28天的逆回购操作,不过,周二,14天和28天期操作再次重启。对于重启这两个期限的操作,市场人士指出,虽然资金面短期继续回稳,但中长期偏紧预期仍待改善的局面,或将延续较长一段时间。公开市场恢复三种期限逆回购操作,有利于维持近期资金面的平稳。央行在凸显公开市场灵活操作的同时,也显示出其对中期资金加大了投放力度。
对于后续资金情况,央行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将迎来6700亿元逆回购到期,而目前存量逆回购总量仍高达1.36万亿元,并均将在未来一月内到期。分析人士表示,公开市场操作基调如果继续保持“收缩”,为未来操作腾挪空间,将限制资金面走向更加宽松。中期资金面,兴业证券固收团队指出,由于央行仍在“控短放长”来抬升资金成本,加之年末的资金需求,以及外围市场不稳定可能对人民币汇率造成的冲击,故中期资金面仍存忧虑。
中信固收研报指出,近期央行灵活利用货币工具实施 “锁短放长”和量价分离组合策略,逐步抬升资金成本以温和去杠杆。同时可期财政政策以发债、PPP项目和税收调整等手段逐步发力,引导资金去虚向实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杠杆率。在货币政策中性稳健、财政政策加码发力的背景下,长端利率前期下行过快的情况会逐步得到修复,整体仍然维持“弹簧市”的判断。
华创证券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央行货币政策态度十分明确的背景下,资金面未来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基本面的边际改善和通胀的回升已经逐渐成为市场共识,表外理财监管加强的预期也将持续发酵,市场情绪短期内很难重新回归乐观。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