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伴随着健康险政策红利的持续发酵,险企在大健康领域的拼抢愈发激烈,不甘沦为旁观者的寿险老大哥国寿正式参战。不同于以往险企投资成立健康险子公司的路线,10月27日,国寿披露将斥资120亿元打造国寿成达(上海)健康产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用于投资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区域性核心医院及医疗机构。国寿股份在公布三季度业绩时披露了这一消息。
国寿股份昨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国寿股份联手母公司国寿集团、兄弟公司国寿财险拟与国寿成达(上海)健康医疗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国寿成达(上海)健康产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之合伙协议》,共同成立国寿成达(上海)健康产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根据《合伙协议》,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为120.1亿元,上述四家公司分别出资90亿元、20亿元、10亿元和0.1亿元。
国寿股份表示,合伙企业将针对医疗健康行业进行投资,有助于国寿分享该行业增长及资产重估带来的增值机会。投资区域性核心医院及医疗机构,有助于发挥中国人寿业务、品牌、网络、资金等方面优势,与集团业务形成协同发展效应。在未来利率低位运行的预期下,投资合伙企业有助于缓解寿险资金长期资产配置压力、规避利率下行风险。
近两年,国务院及有关部委连续出台一系列有关健康产业发展的规定,先后就推出税优健康险新政和健康中国2030等。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098.23亿元,同比增长93.66%,且远超去年全年2410.47亿元。有关部门测算,到2020年健康险发展空间将达到6000亿元甚至更多。
正因如此,险企对医疗健康领域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纷纷加码投资、通过不同方式抢占市场,如自建健康险公司、收购医院、投资健康管理机构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作为提升服务增值的方式,另一方面作为吸引客户的敲门砖。
今年8月,复星集团拥有多张保险牌照之余还在申请的专业健康险牌照——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此外,险企自建、收购医院的案例屡见不鲜,如阳光保险建立阳光融合医院投资金额约25亿元,泰康人寿投资南京仙林鼓楼医院,而国寿股份也曾与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国药集团融资租赁共同投资设立医院管理公司。寿险业老大国寿参与健康管理争夺战并不意外。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指出,做大健康险领域应注意两个环节,一是费用管控,开发的产品能否有效控制关系到未来的赔付率和盈利状况;二是健康管理的理念,保险业和医务系统进行配合,将行业的服务向医疗环节延伸的效果更好。目前,医疗资源紧张一直是我国医疗行业的难题之一,且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作为老大哥,国寿的加入无疑有助于改善医疗紧张的局面。
不过,与布局健康管理的强劲表现相比,国寿股份的业绩表现并不如人意。国寿股份昨日公布的三季度成绩单显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2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8.37亿元,同比下降60%。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