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养老保险投资运营即将进入“实战”环节。今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人社部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人社部将启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组织第一批委托省份与社保基金会签订合同,公告第一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业内表示,至此,公布一年有余、备受各界关注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已基本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即将正式上轨。
对于人社部本次披露的养老保险投资运营工作的筹备进展,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基本符合预期,“由于年底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工作必须启动,因此在此时明确投管人等相关环节是十分必要的。”郑秉文表示,人社部称将要公告的第一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其实就是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此前选定的18家外部投管人中进一步挑选出来的,这些机构中有16家基金公司,2家券商。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以目前的资金归集情况来看,初期投资运营的养老保险基金约为3000亿元左右,用于股票投资的自己进不超过900亿元,因此负责运营这部分的公司可能会圈定4-5个。
去年8月下旬,我国正式出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办法》规定,今后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以用作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但投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不久后,人社部、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就表态称,可用于投资的2万亿元养老基金待中央归集后即可启动投资,而李忠也曾多次公开表示,养老金入市的规模并非政府直接决定,而是授权委托市场机构来运作,不可能很快达到投资比例上限。
不过,郑秉文也提醒称,之所以人社部测算出约2万亿元养老金可以用于投资,是因为我国3万多亿元的结余有2/3左右是能够归集起来的。“不过,由于归集过程可能会遇到不少阻碍,因此,这2万亿元可能不能一步到位,而这也就导致最高30%的入市资金会是动态的,根据当时归集的多少才能确定。”郑秉文表示。换言之,根据《办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真正入市的额度要由省级政府根据当地养老基金结余情况,预留一定支付费用后具体确定。事实上,预计扣除预留支付资金外,全国可以纳入投资运营范围的资金总计约2万亿元,而非这些钱都是用来投入股市的。换言之,根据投资管理办法规定30%的入市上限计算,最终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中约有6000亿元左右可以入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养老金入市的观点提出初期,有关入市安全性的问题也是业界争议的焦点。而本次李忠公布入市工作启动进展后,这一话题再次掀起讨论热潮。有专家表示,投资启动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管机制。如若监管机制不完备,必然滋生更多的腐败,让百姓的利益受损,收益也就得不到保障,“相关部门应避免出现一旦亏损,负责操作的单位就拿市场行情波动说事的情况”。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