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在10月19日下午3时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不仅详解大病保险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五大难题,即定位不清、统筹层级低、医疗管控力度小、保障政策不统一、经办险企能力不足,同时,黄洪还为五大问题诊断,对症下药。
图片来源:国新办官网
存在的五大问题:
第一,大病保险的定位问题。
从目前全国大病保险实施情况来看,多数地方的大病保险都是对住院医疗费用的二次报销。大病保险的最初定义是希望对参保人因大病形成的大额医疗费用来进行报销,但是现在多数地方都是对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把它等同于大病报销。在这个住院的人群里面,不是100%都是大病人群。这样一种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实际上是一种普惠型的设计,这种普惠型的设计,就会推高医疗费用,会对高额医疗费用形成负面的激励。 目前还存在的“小病大养”、“挂床”等现象。所谓“小病大养”,就是实际上这个病不需要住院,但是因为各种因素,或者某种关系,他去医院住院去了,这样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而且还产生了比较高的医疗费用。
解决方案:
黄洪认为,应该还是要回归到大病保险的定位上来,可以采取国家层面制定大病保险的病种目录,比如说规定20种、30种或者50种大病病种目录。在国家大病保险病种目录的前提下,各省市自治区可以在这个目录的范围之内增加或者减少,确保参保人的大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
第二,大病保险的统筹层级比较低。
目前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大病保险项目一共是605个,覆盖人群9.2亿。605个项目里,其中省级统筹是13个,占2.1%,省级统筹就是指以全省的城乡居民作为一个保险标的,由政府作为投保人为全省的城乡居民购买一个大病保险,称之为一个项目。现在只有13个项目实行了省级统筹。地市级统筹的项目324个,县区级统筹的项目268。大病保险本质是一个保险,保险经营核算的基本原理是大数法则,大数法则需要一定的人群,人群越多,分散风险的能力就越强。那么我们这个统筹层级比较低,比如说县级统筹,自然而然就不如地级统筹,地级统筹就不如省级统筹,所以这是当前大病保险存在的一个问题。现在还有超过1/3将近一半的还是县级统筹,这是制约大病保险发展的第二个问题。
解决方案:
黄洪认为,首先大病保险的发展应该坚持地市统筹为基础,原则上不能搞县级统筹,逐步支持各省市实行全省统筹,进而过渡到全国统筹。
第三,大病保险的保障政策设计问题。
大病保险在政策设计上应该做到几个相适应:一是要与人民群众对健康医疗的需求相适应,二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要与基本医保基金的水平相适应。现在发现一些地方在制定大病保险上,没有实现这么三个相适应。比如说,一些地方在制定大病保险时,定的起付线很低,封顶线很高。我们605个大病保险项目,有近一半的大病保险项目没有封顶线。封顶线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保险是有一个保额的,我们大病保险很多地方就没有设最高保额,也就是无限的,这实际上也不符合大病保险经营的规律。
解决方案:
解决办法是要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政策的制定、方案的优化,要使大病保险政策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基本医保基金水平相适应。
第四,医疗行为的管控力度还不大。
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的问题仍然存在。
解决方案:
这个问题形成的原因就是信息化,比如提升保险公司的信息系统与政府基本医保的信息系统、医院的信息系统对接的能力。
第五,商业保险公司自身能力建设还不足。
这也是当前大病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解决方案:
保监会今日将发布有关大病保险的五项制度,以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的制度体系。这五项制度具体包括:有关招投标管理的制度,有关大病保险服务规范的制度,有关财务核算的制度,有关大病保险风险调节的制度,有关大病保险市场退出的制度。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