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鏖战多年,在城商行队列中资产规模位列第二的上海银行,将在延期3周后亮相上交所。昨日,上海银行发布的最新招股书显示,发行价格确定为17.77元,筹资额预计为106.7亿元。虽拿下年内A股IPO的“最大单”,但在发行规模被砍半、申购推迟三周后,业内对上海银行“破净”的担心仍未消散,且不良率连年高企、净利润下降以及房贷业务存在的风险敞口等都可能成为上海银行未来发展的绊脚石。
首发规模遭腰斩
十年媳妇熬成婆。已经错失两波上市潮的上海银行,终于在今年如愿登陆A股。不仅如此,上海银行将以106.7亿元的融资额坐实了今年A股的IPO之王。备受市场关注的发行价格,也如此前不少业内人士的预期,确定为17.77元。对应的市盈率8.26倍,为今年发行价最高的银行股。
不过,由于这一市盈率高于最近一个月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水平,上海银行昨日同时发布了《初步询价结果及推迟发行公告》称,原定于10月12日进行的网上、网下申购将推迟至11月2日进行,原定10月11日的IPO网上路演也相应推迟至11月1日。也就是说,申购时间将推迟近20天。
今年以来,延期发行的情况已经在不少中小上市银行身上上演。据统计,仅今年IPO对银行股重新开闸以来,已有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江阴农商行、无锡农商行、常熟银行共5家地方银行因市盈率推迟发行。各家中小银行的“同病相怜”之处还有被“腰斩”的首发规模。据悉,上海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数将不超过6.004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0%,即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0亿股,这相比上海银行此前预披露的招股规模“不超过12亿股”砍掉了约一半。而此前的江苏银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以及杭州银行,他们的发行规模同样遭遇了“腰斩”。
早在2007年,城商行第一梯队的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三家城商行在国内上市,原本应抓住这波上市潮的上海银行却因为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反对而搁置。2012至2013年间,城商行由于国内资本市场IPO限制而选择绕道H股上市,期间,哈尔滨银行、重庆银行、徽商银行,以及后来的青岛银行都成功登陆H股。原本设想“A+H”股上市的上海银行,却因其H股全流通迟迟未获得批文等原因,H股上市计划半道折戟。
至此,上海银行在两波城商行上市潮中掉队。其股东数量的分散与特殊性、人事的频繁变动等因素都成为上市之路的绊脚石。回头看去,从2004年上海银行董事会原则同意上市,到2008年方才正式宣布启动上市工作,上海银行历经了12年,5次冲关A股IPO。
区域限制仍不能打破
上海银行昨日发布的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该行资产总额达到16181.29亿元,较年初增加1689.89亿元,增长11.66%。不过,近年来,由于业务的不断扩张,上海银行对资金也表现的非常渴求。和之前几家相继上市的银行一样,上海银行表示,此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上市可以帮助银行提高知名度、声誉度,有利于未来在市场中的竞争;同时,募集的资金可以用于银行的资本补充,能提升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帮助其加速发展,给予持续发展的空间。
“此外,对于大多数地方商业银行来说,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银行内部的治理结构不太完善,地方政府对地方银行不透明的干预也较多。上市后,这种干预会受到更多约束,同时银行能够提升自身治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曾刚说道。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同样表示,市场行情一直在跌,短期内出现向上的可能性不大,既然监管层开了口子,大家就都争分夺秒地上市。一旦未来行情更加糟糕,上市的银行还可以再融资,没上市的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但对于另一个城商行普遍头疼的区域限制问题,吕随启认为,地方商业银行上市了不代表就能打破区域限制,对外扩大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监管层是否允许银行跨省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二是地方商业银行到了异地是否能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毕竟现在各地都有自己的本土银行,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竞争力可能就会大大削弱。监管层也不太鼓励城商行急于“出境”的行为。在上个月召开的城商行年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城商行要甘做本地特色银行,摒弃求大求全的情节。
“精品银行”的隐忧
上市不易,成“精品”可能更难。在上海银行近年来颇为亮眼的成绩单中,也有一些不得不关注的“瑕疵”。
近年来,上海银行呈现不良率逐年上升、净利润却逐年下降的态势。据了解,从2013年到今年一季度,上海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0.82%、0.98%、1.19%、1.21%;2013年至2015年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4.41%、21.77%、14.29%。另据上海银行最新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净利润同比增幅已经滑落至6.73%,预计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速同比增长将在8.99%-12.01%,也比去年末数据有所下滑。
由此,业内对其首发破净的担心难以消散。吕随启表示,首发破净的风险肯定是存在的,现在上海银行的价格在今年上市的银行里是最高的,而且以这一价格到上市交易时,如果再遇到几个涨停板,就会特别显眼。上海银行也难逃城商行普遍存在的贷款集中度偏高的问题。招股书显示,上海银行的贷款去处以房地产行业为主。从2013年至2015年,房地产行业贷款在该行公司贷款和垫款行业占比中均排名第一,分别为19.05%、23.29%和21.66%;住房按揭贷款占该行个人贷款和垫款的比例分别为 69.52%、65.74%和54.79%。“一旦房价下跌,这些房贷都可能成为不良资产。”吕随启表示,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也给火热的楼市浇下一盆凉水。
但在曾刚看来,房贷问题确实今年出现比较令人瞩目的情况,新增贷款中比较多的贷款集中到了房地产行业,尤其是按揭贷款。可是从历史数据来看,房地产行业的不良率其实很低,按揭贷款更低。
“虽然去年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过房地产风险苗头,但今年随着市场回暖,风险已在迅速下降。且和其他行业如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相比较,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水平还是很低的,银行也愿意去发放这样的贷款。”曾刚认为,对于楼市调控的影响,没有理由认为未来房地产贷款风险会上升,尤其是按揭贷款,一是因为我国居民信用水平比较高,另外抵质押率也比较高,首付比例高,因此可以承受房价下跌的空间比较大,对房地产行业的不良率不会有太多负面影响。
不过,资产质量仍然是当前所有银行都面临的挑战。曾刚表示,这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关系,,银行原来的存量贷款在去产能过程中可能形成比较多的风险,供给侧改革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银行可能面临风险上升的压力,而且这不是一家银行独有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