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象征意义的深港通,实际意义的静安地王

作者:韩哲 网编:王诗文 2016-08-18

昨日,上海土地市场放出大招,融信从18家参与竞拍的房地产企业中杀出,以110亿元的总价夺得静安地块,顺便创下了中国土地市场的最贵成交纪录。据媒体估算,未来项目售价将超过15万元/平方米。

此前一日,深港通正式获批,引发了资本市场的些许躁动。对表2014年时的沪港通表现,还是有一波行情可以期待的,尽管沪港通随后证明行情有限。

深港通和静安地王,代表了中国经济最有人气的两个话题,股市和楼市。股市自去年6月就一直没有恢复元气,盘桓多日,要是没有近期异常热闹的万科,几乎都要变成“冷宫”了。楼市则相反,过去一年气势如虹,地王频出,房价“高烧”,逼得限购重出,但在中国特色的楼市,各种“限”几乎就是牛市的名片。

深港通被认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A股影响有限,因为内地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缺的是优质资产。钱不是问题,资产荒才是问题。因此,深港通和沪港通的开辟,更多是资金南下而非北上。这也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初心被打了折扣,境外对于人民币资产的购买热情一直达到预期。与此相反的是,人民币急于“出境”的心情更为迫切。内地持续宽松的货币环境,让手握现金的富人和中产阶级普遍焦虑。他们想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产配置,对冲资产通胀和人民币贬值。

何以解忧?惟有房产。无论大家对泡沫多么心知肚明,但在恐慌预期和保值焦虑的支配下,从企业到“房奴”,还是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你负责贷款买房,我负责贷款买地。于是,在告别房地产“黄金年代”之后,房地产在2016年再次膨胀,调控重来,相爱相杀。

既然有7月新增贷款几乎全部为房贷的咋舌数据,就不要对110亿元的天价地块“友邦惊诧”。整个市场牢牢地被一种预期所绑紧,那就是房子才是宽松流动性的最终庇护之所。钱,迟迟不愿进入赚钱难的实业,也因对去年股市印象深刻而畏首,终于大举影响房地产市场,也再次证明,惟有房子才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因此,静安地王是具有实质意义的,是刚刚好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巅峰时出现的代言人。即使抑制资产泡沫的政策信号已经明确发出,即使楼市开始出现放缓迹象,但投资者不知道除了房产之外,还有什么是让人放心的优质资产。沪港通和深港通虽然开辟了内地投资香港股市的路径,但这仍只是一个独木桥,宽度有限。“央妈”也不放心“宝宝”们的资金外流。

现在的中国经济呈现出三个光谱:实业低迷、股市寡淡、楼市亢奋。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泡沫周期,如何避免楼市泡沫破裂是当下中国经济的头等大事。而能够救楼市的,不是“央妈”和“限购”,是不再低迷的实业,是能够逆转的避“实”就“虚”,是给实业以赚钱机会的改革。

韩哲

韩哲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