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国产民机加速起飞欲闯关海外市场

出处: 作者:记者 肖玮 网编:王诗文 2016-07-25

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作为中国制造的新“三驾马车”,继高铁、核电之后,国产民机也开始发力。上周末,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总装下线,该机型具有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等多项特种任务能力。而就在上个月,首架国产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正式投入运营,备受瞩目的国产客机C919也在去年底下线,这让很多人大呼,国产民机正加速起飞。但另一方面,“造飞机容易,卖飞机难”的困扰始终伴随着起步较晚的国产飞机,特别是如何获得国际市场认可,成为这些机型必须共同破解的难题。

“AG600现在已经拥有了近20架的确认订单,以及一些意向订单。从国家层面,近年来出台了很多促进民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这让国产飞机的发展更有底气,下一步如何走向市场则确实需要研究。”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枢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据透露,AG600飞机接下来肯定会销售到海外。不过,张枢玮也坦言,由于经验不足以及西方市场设置了较高门槛,所以国产飞机迈出国门确实存在一定障碍。

此前,C919飞机因启动用户多为国内航空公司,曾被质疑为缺乏国际竞争力。对此,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分析,包括空客、波音、巴航工业在内的制造商长期处于强势地位,与之相比,国产飞机短期之内还很难形成巨大的市场冲击力。但与这些海外巨头同场竞技是迟早的事,国产飞机必须做好准备。

除了刚下线的AG600外,我国在民机发展中还勾画出“一干、两支”的架构,所谓“一干”就是大型干线客机C919,两大支线飞机包括ARJ21和新舟系列飞机,目前,这些机型都对海外市场野心勃勃。“对中国民机事业发展来说,通过走出国门的方式来提升市场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高管曾公开表示。

“其实,在出海的过程中,国产飞机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性能,而是飞机维护、保障等后续服务难以跟上,”资深民航专家綦琦指出,“长期以来,在我国飞机制造领域,民用化推进较慢,很多时候,业内对发展国产飞机的认识还停留在如何生产出来一款产品,其实,后续服务更为关键。”

綦琦进一步解释,很多航企之所以采购空客、波音的飞机,是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航材保障、维修服务等方面非常领先,也就是说,当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要想赢得更多海外订单,中国飞机必须要考虑如何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另外,航空公司要引入一款新机型,就必须对飞行员进行重新培训,国产飞机的训练模拟机生产是否能跟上也有待观察。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