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国资国企改革因牵涉甚广,成为改革中的难点和“硬骨头”。
昨日,中央第十四巡视组在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称,国资委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度较缓,改革系统性、针对性、时效性不够强,同时,实施监管有欠缺,存在越位、错位、不到位等问题,追责问责制度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对央企存在的一些问题督促整改不力。除国资委外,中央巡视组还披露了多个部委以及四省的巡视情况。
针对国资委存在的其他问题,巡视组还指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一些党员不按规定交纳党费,以及存在“带病提拔”、干部结构不合理和轮岗交流少等问题。“国资委部分工作人员执纪问责偏轻偏软;奢靡享乐敛而未绝,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仍然存在,廉洁奉献形势严峻复杂,以权谋私、违规兼职取酬等问题突出。” 中央第十四巡视组组长陶治国称,“同时,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及有关方面处理。”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正在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以一些国企为主的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国企改革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但是,目前国企改革进展比较缓慢,而越是缓慢,一些僵尸企业消耗的信用资源就越多,对银行与地方政府绑架就越深。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分析,今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刻,也是国企重组与清退产能年,需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的步伐、促进成效。
陶治国建议,接下来,国资委应抓紧向“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职能转变,抓紧制定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各项配套制度,加大央企改革试点和总结推广力度。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切实强化监督职能,严格管理应管事项,坚决放手不该管事项。
另悉,对于贿赂情况颇为严重的医药领域,巡视组直指,国家卫计委重点岗位、重点环节权力制约不到位,以权谋私等廉政风险多发,且行业监管不得力,“红包”现象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禁而不绝。社团组织管理不规范,行政色彩浓厚,甚至偏离公益性质,与企业“亲”而不“清”。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