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津冀部分与京接壤地区将划禁煤区

居民用煤监管成为新考验

出处: 作者:蒋梦惟 网编:朱先锋 2016-05-23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日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再次召开会议确定下一阶段区域大气治污规划,而这也是自2014年该小组首次召开会议后,约两年内召开的第六场会议。据悉,本次会议确定今明两年,区域将对京津冀核心区“2+4”(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城市全面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逐步实现“无煤化”的路线确定后,会议进一步提出,将津冀部分与北京接壤的区域,划为禁煤区,除煤电、集中供热和原料用煤企业以外,燃料用煤基本逐步“清零”。

燃煤排放至今仍是北京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污染来源。因此,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近几年成为了京津冀削减PM2.5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本次会议在确定今明两年全面强化京津及河北四地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外,还具体提出要集中天然气、电力等资源,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将京昆高速以东,荣乌高速以北,与北京接壤的天津、廊坊市区县之间区域,划为禁煤区,除煤电、集中供热和原料用煤企业以外,燃料用煤基本逐步“清零”。其中北京市城六区和南部平原地区率先逐步基本实现“无煤化”,保定市城区所有城中村实现“气代煤”。

其实,早在2014年,北京就出台了《北京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分方案(试行)》,明确北京将逐步建成燃煤等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到2020年底前,城六区和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陆续禁燃煤等高污染燃料,而远郊区县10个新城建成区80%的区域也将在此期间建成禁燃区。“禁燃区建设是北京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有效手段,将类似的措施推行至京津冀地区能更充分地发挥禁煤的效果,倒逼津冀长期备受诟病的能源结构加速调整。”有专家表示。

不过在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等业内人士看来,政府对于工业企业禁煤、调整使用清洁能源进程相对容易掌控,但真正的减排难题还存在于对居民用煤的监管上,因为居民取暖、炊事等用煤分散、个体用量小,但整体规模还是相当大的,未来将成为禁煤区、禁燃区推进面临的“关卡”,因此应该从建立清洁能源价格比较优势等方面吸引居民主动更替主要能源使用类型。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