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北京会馆腾退改造将引入原籍政府投资

出处: 作者:记者 肖玮 实习记者 林子 网编:张兰 2016-05-20

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 实习记者 林子)作为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古都,北京拥有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41处,这些文物大多年久失修,急需保护。其中,部分会馆因为资金不足难以得到修缮。为此,昨日本市召开“以疏解促文物腾退”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为文物保护出新招,提出北京在会馆保护方面,可以尝试与会馆原籍政府进行合作。

“我们可以会馆建筑的保护利用作为突破口,进行文物合理使用的新探索。尝试与会馆原籍政府进行合作,由其投资进行腾退、整治以及管理使用”,昨日,于平在会上指出,由于在腾退文物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各个会馆的保护问题格外关注,因此将以会馆为例,探索新方法。

据悉,北京在16年前就曾准备修缮具有140多年历史的某会馆,但当时的腾退资金约5000万元,由于金额过高,项目被迫延后启动。但若未来该会馆需要再次修缮,北京市、区政府就可能与该地方政府进行合作,由该地方政府出资,对会馆进行腾退、整治以及管理使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腾退文物需要大量资金,但北京缺乏腾退专项资金平台,无法解决文物腾退的资金来源,因此才出现了这些新办法。据市文物局数据,自2000年以来,北京在文物保护方面投入的专项资金已达55亿元,争取各方面配套资金数10亿元。但目前仍有部分文物尚未得到修缮。

此外,对于大运河、南锣鼓巷这类可以延续原有功能,或者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赋予与相关新功能的文物,北京也持支持态度。但目前北京仍有部分博物馆、庙宇、祠堂的收益有限,还无法完全满足修缮、腾退的资金需要。

对此,市文物局负责人指出,未来北京将加强文物合理利用的研究。“目前北京尚缺乏关于文物腾退的针对性的政策研究,未来将制订文物腾退专门的政策和完善相关的行政管理措施。”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