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昌平清退低端工业企业174家

出处: 作者:肖玮 张畅 网编:任海超 2015-12-25

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 张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市昌平区扮演着功能疏解和承接的双重角色。记者近日获悉,两年来,昌平区累计清退低端工业企业174家,清理老旧工业大院50个,同时取缔非法办学机构197所。此外,为实现产业退低进高,昌平区建成2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空间,为高端人才在家门口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城北回龙观商品交易市场位于昌平区回龙观镇中部,经营范围辐射京、冀、蒙等省市,经营商品项包含30多个大类,共有商户摊位8230多个,年交易额超200亿元,已成为京北主体量最大、交易额最高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近年来,受产业层级等因素制约,城北市场交通拥堵、环境脏乱等问题日益凸显,于今年10月16日起正式启动了整治清退工作。

“我们主要通过悬挂条幅、展板、广播等方式争取商户的支持,由城北市场公司自主开展市场腾退工作,与商户进行谈判、解约。”回龙观镇镇长雷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同时在回龙观镇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信访接待处,督促市场和商户在依法依规、友好协商的基础上解约,注重维护商户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城北市场已累计腾退商户摊位数7775个,完成目标的94.5%,并力争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商户清退工作,明年3月31日前完成市场整体拆除,实现场清地平。

这只是昌平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为更好地推进功能疏解工作,昌平区先后出台了“待疏解退出项目清单”、“可利用存量资源清单” 、“需承接目标对象清单”三项产业发展“负面清单”,梳理出待疏解退出项目242个和需承接目标对象35个。截至目前,共退出低端工业企业174家,清理老旧工业大院50个,同时取缔非法办学机构197所。

疏解端有序推进,承接端同样发力。今年11月8日,全国首家“双创”社区在昌平区回龙观成立,通过盘活闲置用房,引进腾讯众创空间等重大项目,昌平区已累计建成了2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空间,为大量居住在回龙观、天通苑等地区的高端人才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