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 南淄博)为推动国内地方产能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执行产能“走出去”战略,国家发改委近日与甘肃、山东两省签署协议,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委省协同机制,两省内多家企业将与巴基斯坦、印尼等国家展开产能合作。
据悉,山东省将围绕钢铁、有色、工程机械、轮胎、炼化、建材、装备、化工、轻纺、造纸、汽车、船舶等重点领域,制定扶持激励政策,建立动态更新的重点项目库。首批将重点推动如意科技集团、南山铝业、魏桥创业集团、烟台万华等山东省重点企业在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匈牙利等国的23个产能合作项目。
甘肃省则重点围绕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等领域,首批将重点推动金川集团、白银公司、酒钢集团、八冶集团等甘肃省重点企业在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的20个产能合作项目。
事实上,这并不是国家发改委首次与地方省份建立委省协同机制。7月6日,国家发改委与河北省签署合作协议,建立首个产能合作委省协同机制,将河北省作为产能合作示范省。随后,江西、湖北等省份也纷纷加入委省协同机制的行列中。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曾透露,发改委目前还在与江苏等10余个省份协商建立委省协同机制。
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甘肃系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外延伸的必经之路,山东作为沿海省份更多地是扮演一个海上丝绸之路出海口的角色。“‘一带一路’作为装备制造业和产能‘走出去’的重要途径,需要沿途的省份先行先试并做出表率。”陈及表示。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巴西、秘鲁、印尼、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多个国家开展了产能合作。其实,在产能“走出去”过程中,中国正多措并举。除了和省市建立协同机制外,我国还推动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设立产能合作基金,为多双边产能合作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已经设立和正在推动设立的产能合作基金总规模预计将超过数百亿美元。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