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内外需不振11月制造业PMI创三年新低

出处: 作者:记者 肖玮 张畅 网编:张兰 2015-12-02

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 张畅)昨日,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数据显示,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9.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创下2012年8月以来的最低值,而在内外需不振影响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等细项指标也全面回落。有分析认为,现阶段宏观调控应加快培育影响面广、带性强的新主导产业,为经济稳定增长注入动力。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指出,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是11月PMI再度下行的主因,受此影响,企业生产扩张动力有所减弱,生产指数同比回落0.3%,新订单指数同比回落0.5%,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同比下降1%。此外,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企业采购活动有所减缓,补充库存意愿明显不足,采购量指数及原材料库存指数均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型企业经营在扩张区间呈现企稳走势,但小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依然突出,11月中小型企业PMI为48.3%和44.8%,分别比上月下降0.4个和1.8个百分点,且继续处于收缩区间。此外,同日公布的财信PMI录得48.6%,已连续9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下方,由于该数据的取样更偏重出口型中小企业,疲软的走势表明中小制造企业的衰退周期远没有真正结束。“大型国有企业受政策性因素影响最深,随着前期的一些稳增长措施开始发挥效应,效益自然就会回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但中小企业最近出现了财务困局,资金周转困难,加上外需疲软带给外向型企业的压力持续上扬,可以说短期筑底无望。”

传统动力式微,新兴产业却稳中有升。11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均高于荣枯线,并保持扩张势头,其中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生产经营明显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发展态势良好。对此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表示,伴随着供给侧改革,宏观调控应着重培育带性强的新主导产业,从而为经济提质增效注入活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