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钢市跌势凶猛,不仅持续下跌数月,而且已较历史最高点下跌了60%-70%。根据国际钢价基准指数的运行态势,结合基本面情况预测近期全球钢材市场将继续弱势运行。
亚洲钢材市场继续弱势运行,该地区69.32点的钢价指数,月环比下跌4.29%,季环比下跌7.38%,年同比下跌25.37%,根据运行态势结合基本面情况预测,近期亚洲钢市将继续平缓下滑走势。
亚洲地区扁平材市场价格涨跌互现。由于印度政府对进口热卷开征保障措施税后,来自进口市场的压力已经减轻,为此,钢厂及时上调热卷出厂价。其中,3mm热卷出厂价上调500-1000卢比/吨至2.75-2.85万卢比/吨。有业内人士称,印度政府上调铁路运费也有一定影响。
10月份,中国商品卷到印度报价维持大体平稳,在290美元/吨左右,加上关税和保障措施税,相当于384美元/吨。
韩国对印1.2mm-2mm热卷报330-335美元/吨,继续维持市场弱势。
另外,在中国“十一”长假期间,亚洲薄板市场总体平稳,成交依旧相当清淡,大多数买主均在等待节后中国出口价格继续下滑。为此,有钢贸商表示,由于价格持续下滑,节前一些钢厂已暂停报价,节后市场状况也难有改善。所以,后期价格下滑仍是趋势。
亚洲长材市场价格继续下滑。日本由于废钢价格的持续走低以及东京制钢下调钢材出厂价等因素,导致日本H型钢市场继续下滑。
目前,东京市场上大尺寸SS400H型钢价格为7.3-7.4万日元/吨,又较上月下跌2000日元/吨,大阪市场价格从7.2万日元/吨降至7.1-7.2万日元/吨。有分销商表示,目前建筑钢材需求尚未明显恢复,若废钢市场没有起色,买方不会再接受更高的价格。
中国台湾由于废钢价格连续下滑及螺纹钢需求仍然疲软,丰兴钢铁继续将螺纹钢最新盘价下调300新台币/吨。调价后,13mm螺纹钢出厂价为1.07万新台币/吨。丰兴一官员表示,如此频繁下调价格实属罕见,但目前来自其他小钢厂的价格竞争压力很大,因此也是无奈之举。
另外,进入10月份以来,东南亚方坯进口市场仍然相当疲软,中国“十一”假期过后方坯供应商报价继续下滑,降幅约5-8美元/吨左右。降价后,中国150mmQ235方坯出口到越南报价在260美元/吨,又较月初降5美元/吨,150mmQ275方坯报270美元/吨,但买方认为价格还将进一步下滑,因此大都观望。
中国150mm方坯到印尼报价270美元/吨,也较之前下滑3美元/吨左右,120mm-130mmQ235方坯到菲律宾报280美元/吨,Q275方坯报285美元/吨。
欧洲钢材市场继续下跌,该地区66.07点的CRU指数,月环比下跌7.02%,季环比下跌10.08%,年同比下跌24.89%。根据运行态势结合基本面情况预计,近期欧洲钢市将继续小幅下调走势。
欧洲扁平材市场价格继续下滑。薄板方面,热卷价格的持续下跌也导致了冷卷市场的持续走弱。在德国,鲁尔区的冷卷报价再次下滑10欧元/吨,报于435-445欧元/吨。
有分析人士表示,尽管近期欧洲冷卷进口报价持稳,但由于市场需求疲软,特别是德国大众汽车陷入环保丑闻,使本来疲软的市场更加清淡,从而使未来钢厂下调报价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在中厚板方面,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目前价格尚未触底,继续下行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市场观望气氛十分浓重。目前,德国鲁尔区S235中厚板交货基价为430-440欧元/吨,意大利中厚板出厂价为370-390欧元/吨,东欧地区的中厚板出厂价低于390欧元/吨,均较之前下滑20-25美元/吨。
有数据显示,10月份欧洲主要市场的进口资源报价约为330欧元/吨左右,中国和土耳其资源报价在320欧元/吨左右。
欧洲长材市场价格涨跌互现。在西北欧,意大利Riva公司上调尺寸附加费稳定市场的举措仍然未能阻止螺纹钢价格的继续下滑。目前,主流市场上的螺纹钢为370-380欧元左右,又较之前下滑5-10欧元。
在南欧,受市场预期10月欧洲废钢价格下跌以及来自中国及乌克兰小方坯价格下滑的影响,长材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有钢贸商表示,短期内欧洲螺纹钢价格仍有下行趋势,市场仍然难见反转迹象。目前,南欧螺纹钢主流价格较上月下滑8欧元/吨左右,交货价报在360欧元/吨左右。
在俄罗斯,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目前,国内主流钢厂螺纹钢内销均价上涨约200卢布/吨。但有消息称,大多数钢贸商比较抵触价格上涨。
目前,12mmA500C规格螺纹钢价格仍为24500-24700卢布/吨,高于之前的24500-24550卢布/吨CPT。
在土耳其,受钢坯及废钢价格松动影响,螺纹钢价格小幅走低,而线材价格则相对平稳。目前,10月份螺纹钢内销出厂价为342-355美元/吨,较上月的355-365美元/吨,下跌10-13美元/吨。线材内销出厂价维持平稳在390-400美元/吨。出口价格维持平稳。10月份,土耳其螺纹钢出口价格基本维持在340-350美元/吨,线材出口。
美洲钢材市场继续下跌,该地区75.54点的CRU指数,月环比下跌7.04%,季环比下跌9.47%,年同比下跌26%。根据运行态势结合基本面情况预计,近期美洲钢市将继续下跌走势。
美洲扁平材市场价格继续下行。在美国,薄板价格继续下行。目前,中西部钢厂的热卷出厂基价为425-435美元/短吨,又较9月底下滑5美元/短吨左右,冷卷出厂基价为540-550美元/短吨,较9月底下滑10-20美元/短吨。
有服务中心有关人士表示,目前热卷的主流成交价在430美元/短吨左右,但买主还认为未来热卷价格很可能跌破400美元/短吨,因此普遍观望。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由于10月美国废钢价格继续下跌,同时汽车业可能爆发的工人罢工也将影响钢材的需求,因此尽管价格下跌,美国薄板市场成交依旧清淡,预计未来几周美国薄板市场依旧弱势运行为主。
长材市场价格继续下跌。在美国,螺纹钢价格继续走低。目前,中西部地区螺纹钢价格为520-540美元/短吨,又较之前下跌15美元/短吨左右。东南部螺纹钢厂的出厂价报490-545美元/短吨,也较之前小幅下跌5美元/短吨。市场预期,未来2-3周美国螺纹钢价格还将下跌20-30美元/短吨,因此观望气氛较浓。
在线材方面,市场也相当疲软,买主均推迟订货,等待10月公布的废钢价格走势进一步明朗。受此影响,美国网用线材出厂价下滑10美元/短吨,报于500-520美元/长吨。有钢贸商表示,由于已确定10月美国废钢价格较9月下跌50-60美元/短吨,市场人士预计未来美国线材价格还将进一步下跌。
在小型棒材方面,受9月底纽柯公司、钢动态公司、盖尔道北美长材厂等4家钢厂下调小型棒材报价的影响,10月份美国小型棒材价格下跌20-40美元/短吨,报于628-658美元/短吨。
钢市“小风小浪”难翻盘
本周钢价持续下跌,周初在钢坯价格突然上涨的带动下,反弹苗头渐起,但是由于成交始终更不上,钢价只能保持着弱稳的趋势。由于整体市场长期低迷,商家对于后期市场仍然看空,市场采购积极性较弱。商家目前仍以少量操作为主,尽管目前部分商家仍存少量库存,但仍以钢厂库存为主,市场缺乏上涨动力,商家悲观心态难以掩盖。
预测:与资本市场的大开大合相比,本周钢市算是相对的“风平浪静”,一样的羸弱的需求,一样低迷的下游采购。虽然间或受到消息面影响,期现货一度出现些许涟漪,但最终又像“潮汐的尾巴”归于沉默。值得注意的是,节后社会库存明显回升,表明市场供给压力大大增强,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这并不是个好消息。而且如果后期钢厂不减产,随着天气逐渐转冷,下游需求减弱,供需失衡格局将继续拉大,届时市场或倒逼钢厂减产。从钢材本身来看,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9月份我国出口钢材1125万吨,较上月增加152万吨,同比增长32%;1-9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8311万吨,同比增长27.2%。9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01万吨,较上月减少1万吨,同比下降25.7%;1-9月我国累计进口钢材973万吨,同比下降11.6%。另外,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1-8月累计,钢铁工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19.18亿元,同比减少469.45亿元,下降13.85%,降幅比1-7月扩大0.46个百分点。虽然受人民币大幅贬值影响,国内钢材出口占据一定优势,但钢铁投资降幅却在扩大。好在,国家稳增长策略的延续性较强,9月份国家发改委总共批准了8个铁路项目,总投资高达3217亿元,算是个利好消息。
另外,正值经济数据陆续公布的窗口期,各项经济数据相继浮出水面。CPI: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6%,增速略有回落。与此同时,PPI同比已连续43个月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5.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6.8%。1-9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9%。数据表明,当前经济下力压力依然较大,总体需求仍然处于偏弱区间。
M1、M2增速方面: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5.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去年末高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6.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高2.1个和8.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10万亿元,同比增长3.7%。2015年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3亿元。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5万亿元,创下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同比多增1443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0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2172亿元和2145亿元。此外,新增贷款1.05万亿元创下了历年9月新高,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也保持15.4%的较高水平,前三季度新增贷款就已经近10万亿元,信贷增速明显较高,社融增速进一步小幅回升。无论是从CPI、PPI还是M1、M2等数据来看,表明当前经济需求依然薄弱,在此大背景下,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较大空间,国家货币和财政方面将继续保持宽松格局。因此,如果后期降准或降息也不必“大惊小怪”。
另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5年10月19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将介绍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工面积等重要经济数据也将陆续公布,敬请关注。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