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 实习记者 张畅)又有数家机构加入到预测中国经济形势的大军中来。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中国经济在今年的增速将为6.8%,而明年的这一速度将进一步下滑至6.3%。报告同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从目前看仍处于可预见的范围内,但对周边经济体的溢出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几乎同时,世界银行也发布研究报告,预计中国今年GDP增速将为7%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小看经济增速上0.1%的变化,“如果今年增速是6.9%,那基本就是完成了7%的目标,但是如果增速放缓到6.8%,就会有人担心,政府驾驭经济能力是不是出现了下滑,经济会不会持续下行?数据上很小的改变,都有很大的市场引导效应”。
从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到GDP增速不低于6.5%就可接受,政府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似乎在提高,刘元春则再次强调,过度强调GDP增速绝不可取。他认为,只要大规模失业问题不出现、居民收入保持稳定,经济就不会出现问题,而增速适当放缓还能为经济结构调整腾挪更多的政策空间。
此前,IMF亚太部门主任李昌镛曾发表文章表示,虽然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增加,但中国有能力实现经济转型。他认为,尽管中国制造业和建筑行业活动放缓,但基础设施投资和消费,尤其是服务业,依然保持稳步增长势头,表明中国经济可以降低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实现向以消费和服务为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型。
事实上,正是受益于服务业的繁荣,中国今年上半年创造了718万个新的城镇就业机会。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计划推进,业内预计,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将更加多元化。此外,李克强总理曾多次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进一步敦促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释放更大活力。“新的动力源还是很难代替传统动力源,无论是消费取代投资还是创新取代加工贸易,都还不成熟,需要漫长的产业培育发展过程。现在出现的问题是,传统产业回落速度比新兴产业增长速度要快,我认为未来三五年内,中国经济的阵痛期还将持续。”刘元春最后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