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 实习记者 张畅)工业增长疲软的态势仍在持续。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本月工业经济效益月度报告,报告显示,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81.1亿元,同比下降8.8%,降幅比7月扩大5.9个百分点,创下四年新低。同日,财政部也公布了今年前8个月国有企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1-8月国有企业利润下挫6.6%,比1-7月扩大4.3个百分点,此外,地方国有企业利润也出现了自今年5月以来首次下降。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在解读数据时指出,价格和成本的双重挤压是造成利润降幅扩大的主要原因。此外,股市回落、人民币汇率波动也对工业投资收益造成了不利影响。
专家分析,利润同比下滑的原因是遭到收入与成本双双打击:收入方面,受经济终端需求萎靡影响,8月投资出口皆呈下滑态势,仅有消费小幅回升,营业收入增速依然维持低位,呈现疲弱;但成本费用端具有黏性,人力成本、利息支出、管理费用等短期内无法降低,侵蚀利润,每百元主营收入中成本已为危机以来的最高值。
资料显示,今年前8个月,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共有10个行业利润出现下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64.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67.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1.6%,汽车制造业下降4.5%。由此可见,上游资源类行业以及产能过剩严峻的行业利润依然表现较差,而下游终端消费不佳也依旧承压。
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制造业、房地产及进出口贸易的多点开花,但随着转型升级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经济增长源泉式微。资料显示,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7%,其中进口大降14.3%,降幅比上月加深近6个百分点。房地产方面投资仍持续疲软,自去年起,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20个月持续下滑趋势。惨淡的数据加上此次工业利润的大幅下挫,传统的“出口+制造业+房地产”增长引擎似乎已经难以为继。
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也持同样的观点,“今年以来,整个房地产市场包括制造业都呈现出一种产能过剩的状态,此外还有国际市场不佳导致进出口乏力,内需不振导致零售市场增长缓慢,此次公布的工业数据与这些现象是相匹配的。但是不必太担心,这些都是转型升级调整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未来随着新常态的深入,情况就会稳定下来”。
鉴于制造业的出清过程仍将持续,制造业的弱势短期内难以避免,有分析认为,短期内,“稳增长”政策的托底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依然至关重要,而基建项目的开工加速将成为四季度经济增长的强力支撑。
国务院已于近日宣布下调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5%降为20%,将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机场项目由30%调整为25%。
分析认为,资本金比例的下调放大了基建投资资本金的杠杆功能,有助于撬动更多的资金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在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看来,稳增长最重要的是激发市场活力,“现在很多民间资本是很雄厚的,应该要撬动这些资本投入到基建中,什么都依靠政府会导致效率不高,市场的问题其实市场是最清楚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