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京津冀 > 养老产业

中关村企业借船出海

作者:冯秀英/文 通讯员 刘烨/摄 网编:康秋炎 2015-09-21

  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关村核心区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科技企业国际投资、并购的新趋势;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新需求,9月21日,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与海淀区金融办举办了“环球商机”重点活动——“牵手卢森堡,助力中关村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走进欧洲”商机研讨会。

  为了充分发挥卢森堡的金融优势和毕马威全球的专业化服务优势,海淀园管委会与卢森堡毕马威公司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正式建立伙伴关系。双方将共同为园区企业在欧洲展开有关并购和业务拓展提供专业化服务,提升海淀园及园区企业在卢森堡和欧洲的国际化水平,助力园区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七成以上企业国际化意愿强烈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海淀科技园区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企业已达6000多家,海淀园76%的企业有强烈的国际化发展意愿。对此,海淀园负责人表示,这些企业与生俱来就与国际市场、国际资本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企业的创始人、合伙人等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者海外公司、跨国公司从业经历。

  当前,随着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随着海淀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区域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融入国际创新网络。海淀区科技企业的国际化从产品出口、技术出口发展到资本输出,国际投资与并购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两项新政出台上万家企业受益

  海淀区不仅在政策、资金、平台等多方面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而且针对国际投资的关键环节,开展先行先试工作。

  继去年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创新试点,并成功地被推广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之后,今年,海淀区再次率先开展外债宏观审慎管理的试点,允许中关村核心区内符合条件的中外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不超过上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两倍借入外债资金,并按规定结汇使用,统一中外资企业外债管理政策。中关村核心区内1万多家中外资企业将直接受益、享受便利。

  对接国际资源和专业服务机构

  卢森堡是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投资基金中心,也是欧元区最重要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心,位居我国对欧元区国家直接投资首位。

  毕马威国际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提供商,在全球155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16.2万名专业人才,提供审计、税务和咨询服务。卢森堡毕马威中国业务部是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网络的一部分,扮演着连接中国和欧洲业务桥梁的角色。

  海淀园表示,双方建立伙伴关系后,卢森堡毕马威中国业务部可以借助毕马威集团分布全球的网络和资源,为海淀园企业提供并购、税务结构与申报、会计、另类投资以及规避未来挑战的法律咨询等服务,使客户从它的全球各中心广博的技术和监管知识中受益,从而帮助海淀园企业拓展在欧洲的业务。

  企业借船出海五大路径

  ■ 路径一:政策支撑。早在2006年,海淀就在全国高新区率先设立了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国际合作研发和国际市场拓展。仅2014年,就支持了26个项目,金额达到1800多万元。

  去年底,海淀又发布了《中关村核心区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搭建国际化创新创业孵化、国际化信息服务、国际化第三方专业服务和国际品牌宣传推广四个平台,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全球协同、国际化人才汇聚、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化发展环境优化等四项行动。

  ■ 路径二:企业国际化发展服务平台。1991年,海淀园加入了世界科技园区协会;1995年,在中国首次承办世界科技园区协会年会;2004年,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走出去”的一站式服务平台iBridge,并举办各种活动,对接全球创新资源;2014年,联合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软件园等单位共同设立“中以创新发展基金”,首期3000万元,打造集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和产业发展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创新与转移平台。在这个服务平台上,海淀园每年接待400多位全球各地的来访者,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加国际交流,融入国际竞争格局。

  ■ 路径三:国际化人才队伍。从2012年开始,海淀园每年都举办企业国际化人才培训班,由政府出资培训企业高管,面向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培训80个学员。培训班通过学员与老师、学员与学员间的国际化思维碰撞、经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目的。

  ■ 路径四: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金融资源。海淀区各类法人金融机构993家;股权投资机构928家,占全市的一半以上,管理基金规模3113亿元。

  据了解,目前,海淀正围绕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定位,加速聚集各类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 路径五: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海淀重点支持境内并购基金、上市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投资境外有成长潜力和核心技术的创业企业,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回国转化和技术转移。

  对海外并购过程中所发生的中介费用,海淀园将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鼓励设立海外孵化器、产业园,培育海外原创技术和项目,并支持其到中关村核心区落地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冯秀英/文 通讯员 刘烨/摄

 

专家观点

  聚焦关键要素促国际化

  从国际形势来看,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互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跨国公司在推动企业国际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跨国并购、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现实选择。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实际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打破原来国企并购占绝大多数的格局,新兴科技行业奋起直追,通过国际投资和并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品牌知名度,快速拓展国际市场。

  从海淀来看,作为高科技企业最聚集的地区,中关村科技企业与生俱来就与国际市场、国际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企业创始人、合伙人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者海外公司、跨国公司大中华区从业经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正源源不断涌入中关村,参与企业科技创新,或直接创办企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园区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6000多家,园区76%的企业有强烈的国际化发展意愿。

  我认为,海淀以企业为核心,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三方协同优势,聚焦技术、人才、市场三个关键要素,促进海淀高科技企业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海淀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之一。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张菲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