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银行理财频道

业内人士长期看好中国经济 私募基金仍待发展

网编:刘双霞 2015-09-21

9月19日,由和讯网、博赢财富联合主办的“2015(上海)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在喜来登由由酒店如期举办。届时,华尔街投资大鳄吉姆•罗杰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中国巴菲特”之称的但斌、博赢财富CEO何金平等投资界大佬将专程与会,与来自国内各地超过800名听众,共同分享资产管理经验,探讨行业发展方向。如何更好的实现资产配置?这将成为此次会议上一个核心议题,在国外已风靡30多年的MOM模式,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资产配置的重要形式。

2015年A股震荡,互联网金融兴起,私人银行活跃,私募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中国人的理财方式也由以前单一的储蓄和买房,扩展到如今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多种资产管理渠道,这意味着属于中国的资产管理大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本次论坛嘉宾共同探讨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国际市场对接。三位演讲嘉宾整体看好中国经济,资产管理在中国有非常前景的领域,而私募当前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同时私募应该为散户承担更多责任,为投资者着想。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导致这种“非常态”的因素,在于政策调整后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快速恶化,进而抑制了经济的总需求所致。张军在演讲中表示,2012年之前的10年,中国GDP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到2012年时忽然突然下降到7.8%,而在2013和2014年则进一步下降至7.5%左右。当前,中国社会普遍以“新常态”来形容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但他认为“新常态”这一说法解释不了经济增速的陡然下降现象,“因为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意味着未来5年应该有中高速(平均不小于8%)的增长潜力”。

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但斌表示,资产管理在中国一定是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他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资产管理规模高达74万亿美元,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资产管理规模仅有20.5万亿,这与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严重不符。私募作为资产管理领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在中国的发展也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中国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只有2.1万亿。2014年3月,中国首次对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进行资格认证后,私募产品发行的数量呈井喷式的发展,由2013年的2000个,到如今已经突破12000个。由此可见,私募领域也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