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 南淄博)在当前国家大力促投资稳增长的背景下,让“沉睡”的财政资金流动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昨日,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许昆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中国近期清理出了2000多亿元的财政沉淀资金,而并非此前有外媒报道的1万亿元。许昆林表示,这2000多亿元的财政沉淀资金将主要用在一些重大的工程建设,包括民生工程等领域。
近期,有外媒报道称,中国已收回高达1万亿元的地方闲置财政存量资金,目前正在寻找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对此,许昆林回应称,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根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清理出的财政沉淀资金是2000多亿元,而且正在抓紧安排,重点是调整使用方向,主要会用在一些重大的工程建设,包括民生工程。”许昆林表示。
“目前来看,国内基建领域仍需运用到大量的财政资金,尤其是在传统的‘铁公机’领域。铁路想完成全年8000亿元的投资任务,下半年将集中发力建设,公路也正处于全国联网的关键阶段,此外,京津冀等区域的发展也需要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的建设。”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说道。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就在上周,国家发改委刚刚批复了6个公路项目,总投资近800亿元人民币,同期,国家发改委还批复了两个铁路项目,总投资近700亿元人民币。除了交通领域,他还表示,像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对资金的需求是持续的,这几个领域也一直是财政资金的重点照顾对象。
虽然各地项目对于财政资金的需求量日益庞大,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却是“狼多肉少”。据审计署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至2014年底,18个省本级财政存量资金已经高达1.19万亿元。
针对财政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的情况,今年以来,国务院已经多次下令要求盘活财政存量资金。7月初,国务院就曾将各级财政收回的2500多亿元沉淀和违规资金统筹用于在建重大项目以及铁路、农村公路和重大水利等建设。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更是出台了十大举措进一步盘活“沉睡”的财政资金,具体包括对上年末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地区或部门,要适当压缩下年财政预算安排规模;同级财政可按一定比例收回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等等。
相关新闻
回应李嘉诚撤资:鼓励外商在华投资
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 南淄博)针对近日外界热议的李嘉诚撤资一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昨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中国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目前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要吸引并惠及更多外来投资者。
近期,香港首富李嘉诚“不断抛售内地产业,欲撤资中国”的传闻甚嚣尘上。7月底,有消息传出,李嘉诚名下长实地产欲出售位于上海陆家嘴的综合体世纪汇。9月上旬,随着李嘉诚旗下企业电能实业并入长江基建集团,李嘉诚的长和系企业注册地也将全部迁离中国。有媒体统计,计入超市、港口、能源等其他资产,李嘉诚近三年套现国内资产金额将达上千亿元。
对于此类传闻,连维良并未进行正面回应。但他表示,我国现在推进的改革,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要形成更加法制化、更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并由此吸引并惠及更多的外来投资者。“比如在今年3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各种禁限条目大幅压缩,目的就是能够让更多的外商在更多的领域进行国内投资。”连维良说道。
在连维良看来,正是实行了这样一系列的制度,更多的外来投资才会对在中国投资更有信心。他表示,当前全球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但我国今年1-8月外商投资增长了9.2%,其中服务业的外来投资增长了20.1%。同时,境内的投资者到境外投资的规模也在增加,1-8月增加了20.8%。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