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比《非理性繁荣》更生动的公开课

作者:韩哲 2015-06-09

股市在5000点之后继续猛冲,昨天上涨2%站上5100点,好一番烈火烹油。

自去年11月以来,股市已经牛了7个月,随着越来越多的故事被创造出来,stock 已经变成了story。越来越多的人屈服于市场的狂热,成为泡沫的一部分。

憋了三年不谈论股市、对股市放弃治疗的经济学家许小年,也终于忍不住要说上几句:第一,大家都知道泡沫,分歧只在于什么时候破。第二,每个人相信,破的时候,比别人跑得快。他说这次股市狂潮,真的不知道如何收场。

5000点之上,大家神经都很脆弱。许小年的“忧股忧民”,为股市乐天派所不喜,认为不过是“唱空中国”论调的新变种,应该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革牛”行情。

当别人都处在赚钱的亢奋之中,冷静的声音往往被认为是不识时务,居心叵测,坏了兴致。正所谓,形势是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每一次,人们都认为这一次不一样。可惜,每一次都一样,泡沫一直吹下去就会破裂。在中国股市,人们从来都不是价值投资的信奉者,而是击鼓传花游戏的热衷者。

有一本书,由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希勒写就,叫做《非理性繁荣》,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在于分析了心理因素对于股市的影响,既包括过度自信等个体心理,也包括羊群效应等群体心理。用希勒的话来讲,股市是一个自然产生的庞氏过程。人们相信能从股市赚钱,也不断为股市赚钱的故事所吸引并套牢。顺便说一句,希勒和另外一个人还合写了一本书,叫做《动物精神》,也是鼎鼎大名。动物精神其实就是非理性的另一番表述。

非理性的存在,使得人们总是认为,他们知道的比实际的多。他们喜欢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表达观点,并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采取行动。于是,肤浅的观点比深刻的分析更受欢迎,一个“国家牛市”的口号胜过千言万语,一个理性的判断,敌不过千百万个非理性的决定。

这种乐观,源于希勒笔下的“新时代”心理:我们乐观于即将进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互联网+”、“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都是让人情不自禁的彼岸。战略本身无可厚非,但被股市既得利益群体绑架和滥用,进而被曲解和异化,成为唾手可得的红利和未来。用许小年的话来说,这是吹着口哨走夜路给自己壮胆。

情绪定价、非理性繁荣抑或是动物精神,都可以视做是这一轮股市的写照。我们“躬逢其盛”,正在上一堂比《非理性繁荣》更为生动的公开课。过去的这7个月,我们耳濡目染,尽是为这非理性繁荣拾柴的豪情,大家红光满面,冲向泡沫的边缘,笃定地给自己打着气:这一次真的不一样。

纸上得来终觉浅,现实中绝不缺乏直抵人心的公开课。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