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京津冀 > 养老产业

中关村核心区打造国际创新之城

作者:韩琮林 2015-04-27

2015年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专场活动“科技园区的国际化和跨国合作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海淀园自成立之日起就提出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营造开放创新的环境,搭建多元化的平台,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以园区建设发展的经验为基础,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打造国际化的创新之城。

新常态下园区国际化的再创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呈现出诸多新特征和趋势。一是新的创新热潮不断涌现。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绿色能源、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的创新热潮,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二是产业组织变革急速加剧。产业组织方式由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扁平化、圈层化方向发展,形成交错互联的产业要素网络,平台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三是“互联网+”催生大量新兴业态。互联网不再是一个单独的行业,而成为了一种改变企业商业模式以及消费者生活方式的理念和思维。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增长呈分化态势,创新驱动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尤其是快速发展的信息通讯技术催生了跨越地域限制的“无边界创新”。

“科技园区必然从一个封闭的区域体系向开放的全球系统转变,从区域的创新服务者逐渐转型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平台,在吸引、集聚创新创业要素的同时,通过跨境、跨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要素间的协同创新,实现载体多元化和服务多样化,从而形成园区内生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丁欣表示,海淀园将提升自身把握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的能力,发挥国际市场配置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作用,帮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聚焦痛点出台国际化新政

据了解,为提高核心区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积极推进核心区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高科技创新国际化程度,2014年海淀区出台了《中关村核心区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提出四大行动、十五项任务,从技术、人才、市场、环境四方面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

技术方面,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全球协同行动,包括实施“与巨人同行”计划,提高企业国际合作研发能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企业海外专利布局;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提高标准竞争力;加快国际技术转移,提高核心区企业技术国际影响力。

人才方面,实施企业国际化人才汇聚行动,包括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快聚集国际化人才和团队;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制度,造就本土国际化人才队伍;深化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优化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

市场方面,实施企业国际市场拓展行动,包括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市场份额;设立国际化创新发展基金,创新国际化金融服务;建立企业国际化风险防控机制,确保企业安全远航。

环境方面,实施企业国际化发展环境优化行动,包括建立国际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促进全球协同创新;完善企业国际化信息服务平台,强化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信息服务支撑;加快建设国际化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构建支撑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搭建国际品牌宣传平台,提升核心区品牌全球影响力;进一步优化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国际化发展的软硬环境。

围绕企业需求搭建多元化平台

2004年,海淀园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先行先试,投资搭建了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iBridge,实现了从政府部门到创新主体的蜕变,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国际化能力,同时也帮助园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iBridge就是“信息之桥”Information Bridge的缩写,旨在运用先进的Web2.0资源整合理念,以创新技术及人脉为载体,搭起一座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互联互通的交流平台。此平台虚实结合,既有网络平台,也有日常的办公室,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创业者400多人次。

除了打造政府平台,海淀园还非常重视社会平台的搭建。“由相关企业和社会机构组成的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平台,能更加准确、迅速地反映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及变化,可以为国际化发展发挥更大的价值。”海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我们在政府平台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国技术转移中心,互联网金融中心、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等平台的建设,让跨国合作中所涉及的财务、法律、税务、技术转移等机构都来这里集聚,为我们的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专业服务,从而形成一个企业国际化良性发展的生态圈。”

此外,为了提高海淀园和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海淀园与凤凰卫视共同推出《直通中国》栏目144期,香港卫视和香港亚视也分别与海淀园合作制作了总计23期的创新创业系列专题片。海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海淀园与香港卫视将再次合作《海淀心动力》14期,形象地展示海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勃勃生机。

丁欣表示,如果说海淀园在发展过程中的心得和感悟,那就是围绕园区企业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充分发挥管委会的职能,综合运用政府政策、资金、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营造开放创新的环境,搭建多元化的平台,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以园区建设发展的经验为基础,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打造国际化的创新之城。

北京商报记者 韩琮林

海淀园国际化六大突破

一、高端要素加速聚集

微软、ORACLE、IBM、赛门铁克、法国电信、AMD等40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在海淀设立总部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带着巨额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国际化的理念来到海淀园,他们所带来的境外创业投资量占了全国的近一半。目前,海淀园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企业超过6000家。

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步伐加快

截至2014年底,集聚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近120家,其中包括中国-意大利技术转移中心、亚洲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国际机构,开拓欧盟、美国、韩国等国际渠道1000多条,对接北大、北航、中科院等机构集聚项目资源,整合供需信息3000条,组织高端技术转移、国际交流、行业交流、专业培训等活动150多场,服务企业2000多家,完成国际技术转移项目近200个。

三、企业创新实力增强

创制了一批国际标准,并且把标准推广到国际市场。截至2013年底,大唐电信、闪联、中星微等移动互联网龙头企业主导创制了近70项国际标准和600项国家标准。全球产业链合作增强。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40余家机构涵盖了物联网的整个产业链。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是首个总部设立在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其成员已覆盖半导体照明全产业链。

四、金融和资本对创新国际化的支撑作用增强

一批高科技企业登陆纳斯达克和纽交所进行融资,目前海淀境外上市企业已达63家,占示范区的60%以上,占全国的20%左右;许多快速成长的创业企业获得了IDG、华山资本等具有国际背景的天使投资机构投资。目前,区内股权投资机构超过800家,管理资本量达到2200多亿元。2014年近360家企业获得注资,获投金额400多亿元,在全国地级市中稳居第一,和副省级以上城市相比,仅次于上海。

五、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步伐加快,不少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

不仅联想、百度、用友等龙头企业在美国创新中心设立研发机构,而且四代时代、广联达、京蒙高科等后起之秀也开始展开跨国并购,开展国际运营。不少成长型企业或者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也开始全球化布局,并且一开始就有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向世界的战略规划。

六、创业孵化全球合作日益紧密

随着微软云加速器的发展,清华科技园创源硅谷孵化器、清控科创硅谷孵化器等孵化器的建立,创新工场、车库咖啡、3W咖啡、天使汇、36氪、黑马会等创新型孵化器的国际化运营,海淀园国际化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此外,2014年6月,由海淀园和清控科创共同开发运营的中关村创业大街,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知名创业要素集聚中心。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