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京津冀 > 养老产业

中发展五年撬动400亿元促创新

作者:韩琮林 2015-04-20


中关村软件园将建成的孵化加速器效果图

4月14日,中关村发展集团(以下简称“中发展”)对外发布,公司成立五年来,累计投入政府资金70多亿元,投资和服务落地项目365个,带动社会投资超过400亿元,杠杆撬动率近6倍,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2000亿元。这改变了以前政府资金对科技企业“撒胡椒面”式给予一次性补助的做法,达到了政府资金在创投项目中“可放大、可循环”的良好效果。此外,在当天举办的领创金融系列产品发布会上,解决“夹心层”需求的“创业新时贷”正式发布,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科技创业者孵化器“创融e家”也很快将投入使用。

政府资金使用打破补贴单一模式

过去,政府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一般以补贴为主,可是补贴额度往往不能太大。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支持,对于快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帮助有限。从2010年起,北京市探索建立制度化的政府资金统筹机制,支持方式由以补助贴息为主向政府股权投资、共有知识产权、创投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转变。过去五年中,中关村管委会和中发展对实现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果。

伟嘉人公司的“新型动物疫苗及细胞因子药物中试及产业化”项目,在获得中发展400万元股权投资支持后,成功建立起中试生产线,并已成功研发三种新型动物疫苗;代表移动支付潮流,但却因常年重金研发、连续多年财务亏损的钱袋宝公司,在中发展上千万元政府资金的助推下,微商户覆盖量一年内翻番,结束了四年的连续亏损,成了国内小微商户移动支付行业里名副其实的冠军……

中发展董事长于军向记者介绍,通过股权方式投资的伟嘉人、百济神州、和利时等9个政府统筹资金支持项目已达到预期效果,政府资金顺利退出,首次实现了本市政府资金对科技企业的滚动支持和循环利用,财政资金不再有去无回,而是可以重复使用,让更多企业受惠。“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资金退出时,只对被投资公司收取低额利息,最大限度降低公司负担,这既支持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实现了政府资金‘可放大、可循环’的效果。”

三年培育千家中关村明星企业

中发展一直进行着金融创新,积极为企业提供科技融资租赁、科技担保等全方位的创业金融服务,推出了“投租通”和“普惠保”等创新金融产品,其中,中关村科技租赁发布的“投租通”是把融资租赁和创业投资结合起来的金融产品,而“普惠保”是为中关村的初创科技公司提供10万元的主动担保授信的产品。

“有大量需要50万元上下贷款的初创型小微企业,它们是最被忽略的‘夹心层’,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李妍介绍。日前,中发展对外发布“创业新时贷”融资服务产品,有数十万元融资需求的初创企业在网上或者线下服务窗口进行审批后,系统将会通过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金额50万元以内的无抵押信用贷款,最快1天到5天就能实现放款。

据介绍,中发展还计划以“领创金融”系列产品为依托,开展千家企业优选计划,2-3年后将可支持3000-5000家小微创业企业,并从中深入挖掘具备高成长潜力的1000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在企业管理、融资支持、投资推荐、科技载体等方面提供服务支撑,助推优选企业成长为中关村明星企业。

中关村软件园开建“创融e家”

一个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创融e家”,很快也将在中关村投入使用。据中关村软件园负责人介绍,该方案拟以园区载体为依托,打造“创+融”高度融合、业态全面、模式创新的创新创业实体服务平台。该产品有以下几个特点:在空间上汇聚,共分两期建设,一期以软件广场D座为主,面积约5000平方米;二期以孵化加速器为主,面积1.5万平方米。在e平台上共享,通过大数据、云技术、移动互联等技术,提供网上创客空间、创业云、创业社区、创新工具库等丰富的线上共享资源。在服务中融合,通过创客秀、项目汇、沙龙萃、大讲堂、国际范、商务惠等形式,让“创”与“融”在服务中融为一体。

中发展围绕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型企业的需求,抓住困扰创业者融资难这个焦点聚集金融服务资源,为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不断注入金融“活水”。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包括科技信贷、科技担保、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租赁在内的一系列以创业金融为特色的科技金融产品。此次“领创金融”、“创融e家”的推出使得集团创业金融产品体系日趋完备。

构建投融资一体化的金融新体系

中发展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体平台,一直是中关村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领创金融”、“创融e家”等,就是中发展长期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运用市场化手段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一个缩影。

于军表示,中发展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加快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向建设北京科技创新中心,谋划布局高端产业新版图;面向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投融资一体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新体系;面向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造高端产业聚集新载体;面向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区域合作新篇章;面向“一带一路”和中关村国际化,探索吸引融合海外科技资源新战略;面向“十三五”,统筹谋划集团发展新未来。北京商报记者 韩琮林

观点

于军:五年的九件大事

五年来,中发展努力担当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器、战略新兴产业的组织者、特色化科技金融服务的探路者、高端产业园区的引领者,主要推进了九件大事:一是初步探索了国有资本特别是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支持路径;二是依托大项目、大运作带动一批大产业组织布局;三是策划实施了“百千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大幅提升了科技担保和小额贷款服务能力;五是成功进行了融资租赁、知识产权商用化等科技金融业务创新;六是以理念和模式为引导,整体提升园区规划建设水平;七是启动和推进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建设;八是做好顶层设计,深度融入示范区新扩区发展和跨区域合作;九是初步探索了海外业务发展新模式。集团在整合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初步探索了一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中关村之路”。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