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京津冀 > 养老产业

海淀5名高中生获创新大赛“市长奖”

作者:记者 冯秀英 通讯员 董海霞 2015-03-30

北京商报讯(记者 冯秀英 通讯员 董海霞)在昨日结束的第35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海淀区5名高中生获得创新大赛最高荣誉奖——市长奖。此奖项北京市仅有10名高中生获得。海淀区科协、海淀区教委、海淀区科委、北京市101中学获得本次大赛的突出贡献奖;海淀区科协还获得第35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万众创业、全民创新的热潮,也大大激励了海淀区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据大赛海淀区组委会秘书长、海淀区科协常务副主席李云飞介绍,海淀区作为中关村核心区,在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把青少年科技教育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从组织领导、政策资金支持、整合区域科普资源等多方面加大力度,已经基本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科技教育体系。

目前,海淀区已有北京学生金鹏科技团8个,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7所,区级科技教育示范校33所。近两年来,获得机器人、天文、创新思维和科学工程等方面的国际重要科技竞赛活动金奖12项,全国竞赛金奖(一等奖)81项;有23所学校获得金鹏科技奖,占北京市获奖总数的62%;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长奖9项,占北京市获奖比例的60%;取得“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一等奖9项,占北京市获奖比例的82%。

相关新闻

高科技企业设“企业专项奖”

与往届大赛相比,第35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个最大亮点是将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优势与科技教育紧密融合,与推动全民创新创业的国家战略有机融合,在奖项设置上,首次设立“企业专项奖”。

在本届大赛上,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立10万元的“大北农青少年生物科技创新奖”,奖励20名学生,鼓励在未来生物技术领域富有想像力的设计及创新性研究;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执行单位神州通信集团设立2万元的“中国素质机器人运动科技园丁奖”和“中国素质机器人运动科技创新奖”,奖励5名学生,推动机器人科技教育及产业发展从青少年抓起,抢占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设立4万元的“创新创意奖”,奖励20名学生等。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张文宁表示,这些获奖者在未来创业时将有机会获得园区提供的成果转化、产业化的优势资源服务、对接成果转让交易服务,同时获取产业政策的支持和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基金对接的机会。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