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记者昨日获悉,从本月底开始,在朝阳、海淀、丰台、通州、大兴五区已经启动试点的“水影响评价”审查将正式向全市推广,审查指标包括建设项目用水量合理性、公共管网的供水条件、污水排除方案等。而在日前市水务局公布的最新一期“水影响评价”审查结果显示,水影响评价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5个建设单位有4个没有通过技术审查。
水影响评价与环评类似,指的是一个建设项目立项之前,除了接受环境评估等方面的常规审查外,还要在用水、排水、水土保持等方面接受审查,并且作为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审查不通过项目将被终止。
业内表示,将“水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目的是将水资源管理利用控制在源头,避免无端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让居民本应享有的用水权利得到保障。以未通过水评的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为例,据水评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曾提出每年36万立方米的用水需求,水影响评价评审后被压缩至不到25万立方米。“腾讯大楼的建设方依照楼内人数提出了用水需求,这符合国家标准。但如果按照更为严格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写字楼的用水量应该以楼宇办公的面积来计算。”这样一来,单在这一个项目上,就压减了11万立方米清水用量。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