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嘉和一品借“换股”曲线上市

出处: 作者:徐慧 网编: 2015-03-13

在经历多轮融资、IPO未果后,北京嘉和一品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和一品”)又有新的举动。来自西安饮食(000721)的公告显示,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收购嘉和一品100%股权事项。这一举动也被外界解读为嘉和一品选择主动卖身西安饮食。但嘉和一品董事长刘京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并非是“卖身”,而是双方以换股的方式合作。有业内人士分析,嘉和一品一旦和西安饮食完成整合,相当于曲线上市。

 

双方换股合作

“不是卖身,是双方换股。”昨日,刘京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首度就与西安饮食合作一事做出说明。按照双方计划,嘉和一品和西安饮食的合作采取的是换股方式,即嘉和一品以100%股权换取西安饮食相应的股份,双方相互持股。也就是说,西安饮食将成为嘉和一品的大股东,刘京京也将成为西安饮食的主要股东之一。“如果合作成功,我还是担任嘉和一品的总经理,公司还是由我们的团队进行管理。”刘京京称。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嘉和一品的门店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合作成功后,嘉和一品可以借助西安饮食的平台进军西北市场。而西安饮食也可以借助嘉和一品的平台进军华北市场,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

此外,西安饮食的餐饮业态主要集中在老字号,缺少像嘉和一品这样成规模的大众化中式快餐连锁。嘉和一品在信息化管理、中央厨房产能等方面的优势,如果嫁接到西安饮食,会带动相关业态发展,加速其向大众化餐饮转型。同时,西安饮食拥有众多烹饪大师,在菜品技术研发上实力雄厚,不仅有利于丰富嘉和一品的餐饮品类,而且通过中央厨房,可以将好的餐品进行工业化生产推向市场。

“对我来说,换股并不代表失去这家企业,而是让嘉和一品更好地发展。”刘京京表示,只要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不一定都要家族传承。今后,企业间的竞合应该是个常态。

 

嘉和一品曲线上市

事实上,嘉和一品选择与西安饮食合作,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高端餐饮纷纷向大众餐饮转型以及新兴餐饮门店的大量涌现,大众餐饮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而餐饮业面临的“四高一低”(房租、人工、原材料、能源费用高涨,利润下降)状况依旧。嘉和一品此前投资约1.8亿元在顺义建成大型现代化中央厨房,至少可以支撑300家门店配送,但嘉和一品目前仅有100余家门店。因此嘉和一品必须要为过剩的产能寻找出路。其次,嘉和一品也需要给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一个满意的回报。早在2010年10月,嘉和一品就从红杉资本、涌铧投资两家风投公司获得近1亿元注资。2011年11月,该公司又获得云峰基金的第二轮融资。有分析认为,目前距离风投首轮注资已近五年,但嘉和一品IPO却迟迟未见曙光,因此借助并购市场实现退出或成为风投们乐意看到的选择之一。

亦有分析人士指出,西安饮食亟待优质资产注入也是此番双方能够顺利合作的原因之一。 作为A股3家餐饮上市公司之一的西安饮食,从2012年起业绩逐年下滑,2014年报虽未公布,但根据业绩预告,全年营业收入继续下降,净利润仅为900万-1340万元,下降幅度为9.43%-39.17%。

餐饮企业上市难已经成为共识,像俏江南、广州酒家、净雅等企业一样,嘉和一品也曾递交了IPO申请,但以失败告终。嘉和一品与西安饮食换股合作后相当于曲线上市。

 

未来立足华北开门店

目前嘉和一品和西安饮食的此次联姻还在洽谈之中,须征得国资委、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的同意后才能最终实现,所以还存在很大变数。不过刘京京坦言,嘉和一品未来已经确定“三驾马车”的新业务架构,即连锁餐饮门店、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智慧餐饮三项核心业务。刘京京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过去,嘉和一品主要是以以粥为特色的连锁餐饮门店为主营业务,现在具备了更多的资源优势,面对当前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嘉和一品也要顺势而为,加快转型,发掘更多的盈利增长点。

今年,嘉和一品的连锁餐饮门店将增加30-50家,布局主要还在华北地区。同时,依托3.5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中央厨房,将发力农产品深加工,为第三方企业代工生产食品、半成品等。此外,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与科技公司合作的智慧餐饮项目今年也将加快布局。预计在目前已有50多个站点的基础上,会再发展几百个站点。

北京商报记者 徐慧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