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大道至简 总理的剃刀

作者:韩哲 2015-03-06

两三年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于总理的改革偏好,心里大致是有数的。比如对“三个清单”烂熟于心,就不会对“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眼前一亮。因为这是总理一以贯之的改革经济学,只不过这一次的表达更任性。

新一轮改革是对权力的改革,动的是权力的奶酪。在他首次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就直言腐败和寻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在这场“首秀”里他开宗明义:“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之后的这两三年,从审批下放到权力瘦身,简政放权就是总理的改革名片。他也在多个场合反复讲,简政放权还要加码,坚决打掉寻租空间。

在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除了亲自加进去的“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总理对权力寻租再次开足火力: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

念兹在兹,都是怕权力任性。权力任性起来,最终也会毁了权力本身。自我削权太难,既得利益、腐败集团、庸官懒政是横亘在改革面前的三座大山。这也是为什么新一轮改革会形成反腐、整风、全面深改和依法治国的前所未有的合力。

大道至简,鲜花着锦的改革表象背后,其实也适用“奥卡姆剃刀”法则:化繁为简,简即是美。权力瘦身也好,权力笼子也好,厘清权力(政府)与权利(市场、社会、个人)的关系也好,最终定于一:削权。总理的剃刀,就是要剃掉跨界、错搭的冗权和滥权。

大道至简,都说语出《老子》,显然是个误会,但属道家思想应无疑问。道家思想,主张无为,是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中国传统政治语境下,无为和不争,就是休养生息,让利于民。转换成现代政治话语表述,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权力不去折腾市场。

大政府和小政府,各有经济学的拥趸。中国经济具有鲜明的政府驱动色彩,中国政府在资源分配中居于强势地位,自然是大政府。但我们这个大政府,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全能政府,已是大大缩小。公权力从市场、社会、个人等私权利缩手后退,造就了市场的崛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退”是因为不会玩儿,而当前的“限权”则是因为太会玩儿和太任性,卡住要素渡口,影响到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也是我们如此看重依法治国和法治经济的意义,它决定着我们改革的成败,以及是否能够完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惊险一跳。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正如总理此前的金句,“政府削权放权的同时还要以刚性制度来管权、限权,念好权力的紧箍咒”。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