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北京市环保局发布了APEC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显示,会期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由于共同采取了会期保障措施,使PM2.5浓度下降26.5微克/立方米。本市机动车限行及相关措施对本地PM2.5浓度削减贡献率最大,高达39.5%。对于市环保局公布的APEC蓝贡献占比数据,业内表示基本符合预期,而日后如何实现APEC蓝常态化,除了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治理,其他方面的污染来源也不容忽视。
PM2.5降六成机动车贡献39.5%
据市环保局介绍,上个月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期间,北京的PM2.5实际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而如果北京及周边地区没有共同采取保障措施,这一污染物浓度预计将会达到69.5微克/立方米,比实际浓度增长61.6%。采取会期保障措施与不采取措施相比,全市平均削减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等五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为50%左右。
对于被削减的六成多的PM2.5,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周边实施工业停限产、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等临时性减排措施发挥减排效益外,本地减排效果首先得益于机动车的限行与管控,包括北京实施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渣土车等禁行限行和外埠进京车辆禁行限行和过境机动车绕行等措施,这些措施不仅令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还让机动车的“搅拌器”作用降低,从而减少了路面扬尘的生成。
综合以上措施,机动车减排对会期PM2.5下降的本地贡献为39.5%。“可见,对于降低PM2.5浓度来说,采取机动车管制措施,能够带来最大的综合效果。为此,本市应把治理机动车污染作为深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点方向。”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机动车二次转化成最大“元凶”
据本次数据分析机构、市环保局官方智库、北京环保科学研究院院长宋强介绍,本次调查所使用的数据,是APEC会议之前市交管局、经信委、住建委各部门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检测的,由市环保局组织评估,并协助收集的,环科院负责从技术方面进行分析计算并得出最终的结果。
以PM2.5削减浓度贡献占比最大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措施为例,环科院在计算这一系列措施的贡献时,参考了这系列措施对于北京市内会议期间车辆数量降低幅度、全市车流量即路网车速、单车污染物排放浓度变化等数据,计算出各类主要污染物排放因此减少的数量,并将其与机动车污染在本地污染排放占比数据代入敏感系数公式进行统计得出。
“北京空气中的PM2.5来自二次转化的多于直接排放,二次转化最高可达80%-90%,而机动车排放又是二次转化最大的来源之一,因此,会议期间机动车活动强度、车流量减少50%,进京火车下降一半左右对PM2.5浓度削减的贡献较大还是符合事实的。”宋强表示。
据悉,备受市民关注的APEC放假措施,环科院调查了北京人员活动数量,以及由此带来的车流量变化、企业停限产情况,根据系数进行计算得出的贡献比例。
宋强坦言,从统计机构的角度来看,APEC期间北京采取的各项保障空气质量的措施还是实现了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的,如果此后北京再举办此类大型活动,措施是有一定借鉴价值的。
区域联合减排不应“被忽略”
对于市环保局公布的APEC蓝贡献占比数据,业内表示基本符合预期,但专家同时表示,除了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治理,其他方面的污染来源也不容忽视,而且京外周边五省区市采取的各种措施对APEC蓝的贡献同样值得关注。
北京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从以往民间环保机构统计数据也能发现,北京机动车污染排放的占比确实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数量较少但排放占比较大的重型车、外埠车。而APEC会议期间,渣土车等车辆禁行限行措施确实对PM2.5浓度削减形成了较大的帮助。“据调查,进京、过境北京的外埠重型车不少都在外地添加了非清洁燃料,污染排放量之大难以被忽略,APEC期间的措施将这部分污染明显削减掉了。”马军表示。
然而,马军也指出,从APEC前北京连续几天的雾霾天气不难看出,天津、河北甚至北京周边更多省区市的联合减排对于会期PM2.5的削减也是不能被忽略的。“会议期间北京至少经历了污染扩散条件不好的三天,而因为这段时间内,京外各地一把手和大量人员对当地减排进行了检查、落实,导致北京并没有出现明显的PM2.5浓度上升的情况,因此,这部分贡献也应同时进行计算并予以公布,增加中央及各地对于联防联控的重视程度。”马军表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