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发改委:南水北调水质总体达标

中线工程已具备通水条件

出处: 作者:蒋梦惟 网编: 2014-10-15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南水”进津基本就无法利用的传言再次被澄清。昨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新闻发布会。近期,有关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严重的传言已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对于“经过大量城市引入东北的第一阶段北调‘南水’抵津时就基本无法利用”的传言,会上,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高俊才明确予以了否认,他表示,虽然目前调查发现了一些支流存在水污染问题,但南水北调中东两线水质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规划和目标。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实时数据显示,昨日14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位达到160米,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具备通水条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丹江口水库,调往京津冀豫等北方缺水的地区。根据规划,10月下旬将正式向北方供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总工程师张小厅表示,水库水位超过145米即可实现向北方送水,大坝加高工程去年通过验收以来,今年9月16日首次超过150米水位,9月28日首次突破大坝加高前157米的正常蓄水位,调水条件日趋成熟。

日前有消息称,南水北调第一阶段会将水资源引向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但这些水在抵达天津时就已基本不能用了,因为调水沿线经过污染区会导致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和沉淀物,而这也加深了人们对于进京“南水”质量的担忧。对此,天津市水务局明确表示消息不实,该部门工作人员称,“我们在渠道周围设置防护隔离带,还对沿线的污染企业进行了整改、治理和搬迁,水质不会因为经过污染区而受到污染”。

不过,高俊才也坦言,相关部门确实发现了一些支流存在水污染问题。具体而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厚群解释称,丹江水在南水北调中线的渠道自流过程中,沿线与约700条河流交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途经河流“过而不合流”,保证南水北调渠道的水与地表水隔绝,地下水若不达标也无法渗入渠道,确保水质达标,“地表水要做到‘过而不合流’,中线渠道就需要通过渡槽从上面跨越河流,或通过管道从底下穿越,使渠道内水不与渠外地表水接触,从而保证了渠道内的水质。目前,整个中线工程就有27个大规模渡槽。而地下水达不到饮用水标准,也一定会抽排掉,如果地下水水质较好,达到饮用水标准,才允许它向渠道内排。”陈厚群表示。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