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小悦悦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滑坡的大讨论。事实上,这样的讨论本身就说明了人心向善,追求道德。对于道德滑坡,我们更愿意说是道德爬坡还爬得不够。如果仅仅只是道德滑坡,就无法解释当下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在近日的报纸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如此多的平凡人物一直闪耀着雷锋精神。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道德偶像,正如雷锋是上世纪60年代的特殊名字,而雷锋精神则是所有时代的普遍名字。
奥林匹克的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而我们追求道德的脚步也是止于至善。相比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的快马扬鞭,我们在道德建设方面的脚步似乎有些滞后,这在食品安全案件的时有发生中可略见一斑。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一切向钱看”让社会不安,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孤岛,可以独善其身。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中国崛起的高度,无法只是等同于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同样也包括我们的文化、道德等“软实力”的成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者越来越制约着前者发展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2010年“感动中国”的第一个人物,入选原因是连续20多年没有拖欠工资,这确实让我们五味杂陈。拖欠工资异化为中国国情,连总理都要帮着讨要工资,可无论是从道德观念出发,还是从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拖欠工资都是一个不允许出现的事情。由此可见,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因为这不仅仅是“忘我”的雷锋精神,同样也包括按自然法和社会法办事。
所以,市场经济绝不仅仅只是亚当斯密那些事儿,其同样是法治经济和道德经济,否则市场经济就是有效率却不幸福的经济,就像《双城记》的经典开头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好,因为日新月异,社会充满活力和梦想;最坏,因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没有道德的刹车片,猛踩油门的经济恐有失控之虞。因此,凝聚道德的力量,才能使公众的幸福感和市场经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不是彼此心存芥蒂。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道德从来不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整个社会道德的提升,取决于每一个人都去做道德的建设者,而不是一边义愤填膺一边袖手旁观。不要问整个国家的道德状况给了你什么样的影响,而是要问你为这个国家的道德状况做了什么,你在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做了些什么。停止抱怨,每个人都去做自己道德的主人,去做自己良心的主权国,我们所在的社区、城市和国家的明天自然会越来越好。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无耻”。同样,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做救小悦悦的陈阿婆,我们的国家就不会是小悦悦。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