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文化创新从竞争中来

作者:韩哲 2012-01-04

包括央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16家电视台竞相举办了2011-2012跨年晚会。据媒体援引不完全的统计数据,这场跨年大战足足烧掉5亿元人民币。有人抱怨内容同质,无非是“同一首歌”的翻版;有人认为是资源浪费,不如合办更有效率。

同质是有的,但这种抱怨没有看到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的脱颖而出,没有看到各个电视台八仙过海式的创意比拼,也没有看到公众因选择多样而增加的幸福感和效用。至于资源浪费,电视台更会算账,值不值自己更有发言权。事实上,防止浪费通常是垄断者的借口,最后大家不能“浪费”了,变成了一家随便浪费。

人们常说,后生可畏。其实,竞争更可畏。相信若不是江苏卫视请到了艾薇儿这样的国际巨星,湖南卫视最后也祭不出王菲这记杀手锏。不管你们享没享眼福,反正我是大饱眼福了。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众多电视台绞尽脑汁地竞争,现在的领先者湖南卫视才无法独霸跨年这一黄金时段而随便应付,才会更用心去研究公众喜闻乐见什么,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告诉公众应该喜闻乐见什么。正是电视台争着去各领风骚,才创造出跨年晚会这一“无中生有”的文化消费品牌和精神享受资源。

市场是动态的调整过程,通过竞争和自由进出,推动市场朝着“良币驱逐劣币”的方向发展。文化市场亦不例外。一切都规划得完美无缺,既满足了产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又恰到好处地将资源浪费做到最小化,没有人能够做到,这只是一种致命的自负,正如伏尔泰所说,人人心中手持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20世纪的历史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自启蒙运动以来对人类全能理性的迷恋是不靠谱的,人定胜不了天。

事后的收视率调查显示,所谓的大赢家湖南卫视也不过是4%左右,碎片化的收视率证明一个道理——你之蜜糖,他之砒霜,想用一台晚会满足所有层次的爱好和需求,是个不可能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春晚年年公布自己动辄就是90%的收视率,网络上却更多是“放下筷子就骂娘”,因为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竞争是会拓宽市场广度和深度的,而不仅仅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文化产品可以产生GDP,但更重要的是为公众创造精神价值。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基于人的效用,效用越高,价值越大。因此,很多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只能产生GDP,不能产生价值,因为这对公众而言没有效用。而在16台跨年晚会的角逐下,公众看到了更多明星和更多选择的视听盛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说到底是一个需要创新的过程。创新从何处来,不是从指示来,而是从竞争来。选择多了,至多是一种甜蜜的烦恼。从短缺中走出来的中国人,相信更喜欢有超市、有商场、有便利店、有小商铺这样的买方市场,而不是只能去百货商场这一种选择。因此,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这种百花齐放的竞争氛围。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