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至今的这一轮通胀中,央行一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2次,加息4次,政策偏好一目了然。
“加息是一个重武器,央行会非常小心使用。”时任央行副行长的朱民曾这样表示。事实也是如此,距上次央行加息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而这段时期的CPI一直在5%以上的高位运行,在离开加息的日子,CPI很顽强。
尽管如此,央行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就拿央行日前刚刚公布的5月信贷数据来说,当月人民币新增贷款5516亿元,同比少增加了1005亿元,而环比4月的信贷增量则骤降了1880亿元,这说明货币供给确实受到了有效控制。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CPI的影响始终是间接的,影响的只是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而加息对CPI的影响才是直接,利率上升才能吸引社会资金回流到银行之内,从而降低市场购买力。
加息让企业受不了,这是事实。加息之后,融资成本上升,不仅让企业有可能受困于资金链,同时也可能削弱竞争力。但是我们也需看到,一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而中小企业才是经济增长的活力体现。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了商业银行的一部分流动性,减少市场上的货币,这当然是一种降低物价的政策方法。只不过,过于倚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资金的供给减少,这势必让中小企业很受伤。既然可贷资金有限,银行从理性出发,更愿意贷给那些财大气粗的国企、央企,这属于优质贷款,风险有非常可控,何乐而不为呢?这断不是银监会三令五申要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就可改变的。而居于产业链上游的国企、央企继续以低利率从银行获取贷款资金,只能导致市场购买力在通胀背景下继续不减。而加息则不会对中小企业构成特别大的伤害,正如中小企业最犯愁的不是贷贵了,而是贷不到。
此外,加息对于企业而言是“伤不起”,但对于储户而言同样是“伤不起”。负利率都这么长时间了,长到人们快习以为常了,对于储户而言是极大的不公平。存款赔钱,股市更是不景气,可以用来理财的产品少之又少,这边物价又居高不下,前段时间菜价贵,这两天猪肉价格又创造了历史高位,收支都很为难啊。就算如此前人保部官员所讲,将实现年均工资增长15%的目标,在高物价以及负利率的背景下,这15%的目标恐怕也是要打很多折扣的。而这更是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零头。
当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空间还有很多,理论上其可以上调到100%。但加息不能作为核武器,放在政策库里不用。而且,我们现在加息也不会在国际上成为热钱的众矢之的。同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巴西和印度经过连续加息,国内利率已经远高于中国,这相当于分散了中国被热钱套利的风险。综合机构的预测,6月CPI可能还要创新高,因此,加息就不要再躲猫猫了。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